2025年4月2日,明城在2025年安徽省“我們的市側節日·清明”主題文化活動中,“理響金寨”紅色經典誦讀活動吸引居民群眾駐足觀看。化潤
以中華優秀文化滋養新時代文明實踐,代華讓深厚文化底蘊綻放時代芳華。金寨建全記文在梅山鎮青山社區,縣創心綻悠揚的國文黃梅戲腔伴著初夏的蟬鳴飄出窗外。已經退休的明城金寨黃梅劇院老師們正在教愛好者學唱黃梅戲,字正腔圓,市側婉轉動人。化潤“這些唱詞寫的代華都是咱金寨的山水人情,唱著唱著,金寨建全記文文明鄉風就記在心里了。”一位老人邊說邊打起節拍。這樣的文化場景在金寨已成常態——2025年春節期間,全縣開展群眾性節日活動259場次,惠及群眾9.3萬多人次。
金寨縣梅山鎮江店社區“拾光書屋”為群眾提供溫馨便捷的閱讀空間。
在金寨,縣文化館、圖書館、好人館也是市民休閑、提升自己的好去處。“我們的群眾文化隊伍建設實現鄉鎮村全覆蓋,縣文化館文化活動的數量、質量都在逐年提升,自開辟了文化活動線上服務后,實現了‘足不出戶、線上展演’,春節戲曲展、新年音樂會等都非常受歡迎,線上最高觀看量達80多萬人次。”金寨縣文化館館長江勁松說。
金寨縣湯家匯鎮“十萬劇場”沉浸式演藝劇目《立夏》演出現場。
當文化滋養遇見理論傳播,金寨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紅色育人”之路。在桃嶺鄉,“宣講家”將黨的創新理論用百姓語言、百姓視角、百姓故事潤物無聲、春風化雨般地傳遞到百姓心田;湯家匯鎮創新“十萬劇場”“理論劇本殺+宣講”模式,創作沉浸式演藝劇目《立夏》,讓青年黨員在角色扮演中重溫革命歷史,實現理論傳播從“平面”到“立體”的次元突破。據悉,金寨縣利用重要節日節點,平均每年開展理論宣講3600多場次、“鄉村名嘴”說黨史等活動2430多場次、紅色文化進課堂2110多場次、“我們的節日”等主題活動1100多場次,累計85萬人次參與。(明靚 宋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