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蜀山,科創未來!蜀山區1986科創園開園!
2025-08-05 11:15:43 犬馬之勞網

  8月2日,智匯蜀山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電科38所”)五里墩園區改造而成的科創科創“1986科創園”正式開園。

  這座承載著合肥“創一代”四十載科創記憶的未蜀老廠區,由蜀山科創集團與弘毅投資合資對園區實施空間再造、山區提質增效,園開園轉型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智匯蜀山青年科創社區。

  聚焦腰部企業,科創科創打造產業煥新“強引擎”

  活動現場,未蜀首批入園的山區6家企業代表和2家平臺簽署入駐協議,涵蓋了半導體、園開園人工智能、智匯蜀山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科創科創

  上海伴芯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國內新興的未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EDA企業,依托自主研發的山區AI+EDA工具鏈布局發展。“作為中國科大的園開園校友,選擇入駐‘1986 科創園’,正是看中這里完善的創新生態,以及合肥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的優勢。”該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朱允山表示,公司將在園區建設弘科IC設計和驗證平臺,為產業鏈企業提供從芯片設計到封裝測試的全流程服務。

  上海德普智聯科技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以“數據+AI”為核心的團餐數字化全產業鏈服務體系搭建。該公司董事長王衛明介紹,園區內的智慧餐廳運用的正是公司提供的團餐數字化服務,這種“場景+鏈式”招商模式,讓企業有信心快速對接上下游資源。

  據了解,“1986科創園”占地約95畝,總建筑面積達4.4萬平方米,總投資近5000萬元,擁有5300平米的獨棟廠房以及“工業上樓”的電子制造車間,構建了“研發小試+驗證中試”的產業體系,兼具辦公與小規模研發生產功能。“園區重點招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腰部企業,通過精準培育實現產業的快速集聚升級。”弘毅投資集團總裁曹永剛介紹,園區將打造綠色低碳、全要素、一站式的創業服務社區,為科創企業提供資金、技術、市場及管理服務等全方位賦能,助力企業加速創新。

  “南生活北科創”,引領青年科創社區新范式

  在“1986科創園”,創新向“北”,生活向“南”,集約高效的創新空間與活力開放的創新生態相得益彰。

  開園當天,可提供75間客房的配套青年公寓正式交付,將為青年人才提供舒適溫馨的居所。樓下,一條從南向北約200米的“科創+文創”市集長廊熱鬧非凡。也正是這條長廊連接起園區“南生活北科創”的空間布局,讓科研人員“上樓共享創新,下樓享受生活”成為現實場景。

  作為老城區核心區域的科創載體,園區坐擁“10分鐘生活圈”,讓科技范和煙火氣相融。據了解,“1986科創園”以“科創園區+青年社區”為定位,打造“青年科創社區”,青年公寓、智慧餐廳、運動場地、自助酒店與辦公研發區無縫銜接,形成集“科創、商業、生活、智造”于一體的復合型生態體。“園區充分考量科創人才對居住和品質生活的需求,依托存量產業空間和周邊豐富的生活服務場景重塑空間功能,這種深度的產城融合是留住優質人才的關鍵。”曹永剛表示。

  “科創+城市更新”,騰籠換鳥天地寬

  將目光投向“1986科創園”3公里輻射圈,會看到產業更新的熠熠光芒:合肥西站即將投入使用、青陽路TOD項目首樁開鉆、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加快建設……一個以基礎服務為主的老城街道,將被新興產業強勁帶動,加速向活力街區蛻變。

  “‘1986科創園’的開園,不僅是一個園區的新生,更是合肥科創基因的傳承與迭代。”蜀山科創集團負責人表示,未來這里將成為“合肥創N代”的成長沃土,為城市更新與產業升級注入持續動力。

  蜀山區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和安徽省城市活力品質提升會議精神,用城市更新讓老城區煥發活力,用科技創新讓老城區產業動能澎湃。近年來,蜀山區創新探索“科創+城市更新”發展路徑,采取租、購、改并舉,通過深度更新、全景更新,一批孵化器和加速空間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以點帶面、串聯成片推動城區品質提升、空間布局優化。目前,蜀山區已建成并即將投入運營的優質科創載體面積達46.13萬平方米,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周邊建立起“15分鐘科創圈”,有力催化科技成果就地轉化,驅動區域產業升級。

  “未來,我們將聚焦高端要素、高附加值環節、高濃度創新資源,吸引一批行業龍頭型的科技企業、項目和平臺,全方位、多領域、全生命周期地服務科技創新,打造立足全市、輻射全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群,為蜀山區建設國內一流現代化中心城區助力。”蜀山科創集團負責人表示。(孟一凡 葛慶釗 陳三虎 詹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