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北京訊(記者聶國春)為更好滿足消費領域金融服務需求,部門助力釋放消費增長潛能,印發意中國人民銀行、推動提振金融監管總局等6部門近日聯合對外發布《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金融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從支持增強消費能力、支持擴大消費領域金融供給、和擴挖掘釋放居民消費潛力、大消促進提升消費供給效能、部門優化消費環境和政策支撐保障等6個方面提出19項重點舉措,印發意引導金融機構從消費供給和需求兩端強化金融服務,推動提振滿足各類主體多樣化融資需求,金融推動擴大高質量消費供給,支持助力釋放消費增長潛能。和擴
《意見》明確了金融支持消費的大消重點領域:商品消費、服務消費和新型消費。部門在推動擴大商品消費方面,《意見》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多渠道、多方式做好消費品以舊換新金融服務。強化金融支持外貿企業拓內銷力度,完善內貿險服務,擴大外貿優品消費。為支持發展服務消費,《意見》明確,要加大對服務消費重點領域信貸支持力度,結合服務消費具體場景和特點,提供個性化、差異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增加對批發零售、餐飲住宿、家政服務、養老托育等領域信貸投放,重點豐富適合小微企業的信用類金融產品,支持經營主體產業升級、業態融合,助力挖掘基礎型服務消費潛力。在助力培育新型消費方面,《意見》明確,要加強金融創新,支持發展體驗消費、智能消費、定制消費等消費新模式。引導金融機構依法合規與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開展合作,健全適應互聯網貸款業務特點的內部管理機制,在風險可控、權責明確的基礎上,合理確定授信額度、期限和利率,積極滿足商戶和消費者融資需求。
擴大消費還有賴于消費環境的提升。《意見》從優化消費支付服務、健全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加強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等3個維度,助力優化消費環境。《意見》提出,支持金融機構聚焦“食、住、行、游、購、娛、醫”等重點消費場景,持續推進支付便利化建設,有效提升現金、銀行卡、移動支付、數字人民幣等各類支付方式的兼容性,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支付體驗;持續提升適老化支付服務水平,優化重點領域外卡受理環境,深化信用卡消費與各類場景的合作,有效滿足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支付服務需求;鼓勵試點地區在消費領域積極穩妥推行數字人民幣。同時,建立健全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貫穿于金融業務全流程、各環節,強化金融產品和服務信息披露,規范產品營銷宣傳和銷售行為。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動意見實施落地,強化跟蹤監測,指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消費領域金融支持力度,為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責任編輯:游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