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中小銀行掀起新一輪存款利率調整潮。銀行多家農商行、年期村鎮銀行相繼宣布下調定期存款利率,存款調整后,利率部分機構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最低已降至1.2%,降至跌破國有大行1.3%的部分同期利率水平。值得注意的銀行是,“存5年不如存1年”的年期利率倒掛現象在中小銀行間愈發普遍,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存款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楊海平表示,利率為了在保障流動性的降至同時有效壓降存款付息成本,中小銀行選擇對長期限存款利率進行更大幅度的部分調整,通過價格杠桿引導儲戶選擇中短期存款產品,銀行從而避免長期資金的年期過度鎖定,優化負債結構。
這輪中小銀行利率調整與國有大行形成鮮明對比。數據顯示,5月20日國有大行集體下調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利率下調5個基點至0.05%;定期整存整取三個月期至二年期利率均下調15個基點,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均下調25個基點,分別達1.25%和1.3%。與國有大行不同的是,中小銀行此次調整呈現“長端利率加速下調”的特征。
對此,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表示,中小銀行五年期存款利率跌破國有大行水平,主要是由凈息差收窄、期限錯配風險與政策傳導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在當前信貸市場環境下,貸款利率持續走低,中小銀行利差收窄,被迫降低高成本長期存款利率。而中小銀行貸款多為短期業務,長期存款易導致資金錯配,所以主動壓降長期利率。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商業銀行凈息差進一步收窄至1.43%,較去年四季度下降9個基點。從機構類型看,今年一季度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凈息差分別為1.33%、1.56%、1.37%、1.58%,分別較2024年四季度下降11個基點、5個基點、1個基點、15個基點。
面對凈息差壓力,中小銀行積極調整長期存款利率。田利輝表示,中小銀行采用“短期高息、長期壓降”策略,是為了通過短期高息吸引對流動性敏感的客戶,緩解長期負債壓力。從趨勢上看,在凈息差壓力下,短期內倒掛現象或將延續。若未來利率回升,倒掛情況可能得到緩解,但中小銀行大概率會長期保持“短期利率略高、長期利率壓降”的定價策略。
楊海平表示,中小銀行出現存款利率倒掛主要源于兩大因素:一方面,長期限利率在正常情況下較高,可壓縮空間更大,銀行在壓降存款付息成本與保障流動性的權衡中,往往率先調整長期利率;另一方面,銀行基于對利率下調的預期,通過利率定價主動引導存款行為,縮短負債平均到期時間,增強重定價靈活性,提前鎖定低成本資金。
“這一現象標志著中小銀行存款經營模式正發生轉變,從過去單純追求規模轉向精準控制;更加注重對被動負債的主動管理,規避高成本存款。在當前利率下行趨勢未改的情況下,存款利率倒掛或將愈發普遍。”楊海平表示。(來源:人民網)
編輯: 劉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