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米視角池州市貴池區秋浦街道翠微社區不少居民發現:大家常去的貴池活動廣場上,一排原本斑駁破舊的區社區治長椅煥然一新。這番變化的理新靈感背后,是一米視角該社區“微米”兒童治理團的孩子們,通過“一米視角”向社區提出建議的貴池結果。
“原先這些椅子上的區社區治木條不是斷了就是沒了,沒想到我的理新靈感一個小建議竟然能給社區帶來變化。”看著新裝的一米視角座椅,兒童治理團成員宋理小朋友成就感滿滿。貴池當初他提出這個建議,區社區治是理新靈感因為和小伙伴在這里玩耍的時候,發現有不少老人、一米視角小朋友都喜歡坐在這里休閑、貴池嬉戲,區社區治但大部分的長椅都已老舊、破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以前總覺得社區治理都是大人的事,其實我們小孩的力量也可以為社區發展做點力所能及的貢獻。”宋理說。
2024年,翠微社區成立“微米”兒童治理團,將社區28名6歲到12歲的孩子們,納入到社會治理隊伍中。孩子們的身高大多在一米左右,可以從“一米高”的視角來看周圍的世界,尋找社區治理的盲區盲點。
“雖然是兒童議事,但絕不是‘兒戲’。別看他們小,卻很有想法,看問題甚至比大人更仔細。”該社區黨委書記紀池鑫告訴記者,從增設充電樁、增加休閑娛樂、安全防護設施等方面,孩子們圍繞自己的身邊事,提出不少獨到見解和務實建議,為社區治理提供不少新靈感。
“一米視角”,給社區帶來不少金點子、好想法,也帶來不少新變化:足球場上多了防護圍欄網、小廣場上增添了阻車樁……
“小朋友們提出的意見,如果經社區初步考慮認為務實可行,我們就會組織小朋友、網格員、居民代表等共同召開議事會,一起商討解決辦法。”社區副主任錢芳說,從發現問題到提出建議再到解決問題,社區都會邀請孩子們全程參與,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真正參與到社區治理中。
·編后·
兒童眼中的世界,往往藏著成人忽略的細節。池州翠微社區創新成立兒童治理團,以“一米視角”發現社區短板,讓小朋友從“被服務者”變為“治理參與者”,不僅為基層治理注入新靈感,更培養了小公民的責任感。
這一實踐啟示我們:基層治理的創新,既需要“俯下身”傾聽多元聲音,也要“蹲下來”發現不同群體的真實需求。當孩子的童真視角與社區的務實行動相遇,民主協商的種子也在幼小心靈中生根發芽。(徐建 通訊員 孫夢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