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南粵大地上能涌現出更多能承擔‘鄉村CEO’職任的村支書,通過開展整村運營為廣東鄉村運營注入全新氣象。發展”8月1日,產生廣東省“百千萬工程”智庫專家、重影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首席專家顧益康在參加“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文旅高質量發展——真鄉平臺正式上線暨廣東鄉村經營研討會時談到,真鄉廣東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顧益發展理念,將建設美麗鄉村、康市經營美麗鄉村、共享美麗鄉村三步并作一步走,實現跨越式發展,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鄉村CEO,真正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廣東省“百千萬工程”智庫專家、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首席專家顧益康。
“千萬工程”開啟經營鄉村新時代
海外返鄉青年積極打造鄉村板塊未來社區,公司老總轉身成為創業“村黨總支書記”,一批外鄉人毅然留在浙江鄉村創業…… 如今的浙江鄉村,正涌動著人才回流、創新涌流的蓬勃活力。
近年來,浙江鄉村運營的成功經驗持續走向全國,帶動一批批鄉村實現從“建設鄉村”到“經營鄉村”的精彩蝶變。鄉村功能在拓展中更趨完善,鄉村資源在開發中釋放價值,鄉村產業在培育中提質增效,鄉村形象在塑造中愈發鮮明,鄉村優勢在創新中持續彰顯。
如何讓鄉村從“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浙江給出的答案是:以“千萬工程”為牽引,把建設美麗鄉村與經營美麗鄉村結合起來,推動鄉村振興向深層次邁進。
“鄉村經營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最有效的新載體。”顧益康表示,浙江通過實施城鄉融合的改革賦能、數智引領的科技賦能、綠色發展的產業賦能、傳承鄉愁的文化賦能、頭雁引領的人才賦能、黨建統領的組織賦能等六大賦能行動,把“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與推進機制應用到經營鄉村的創新實踐中,使鄉村經營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引擎。
兩種路徑培育鄉村CEO
鄉村運營的核心命題,在于破解“誰來運營”的問題。
“從浙江的實踐來看,每一個示范村、明星村的崛起,背后都離不開強有力的組織引領和‘明星書記’的推動。”顧益康在接受南方農村報記者專訪時,點出了鄉村發展的關鍵密碼。
以浙江省安吉縣白楊村的轉型為例,村支書夏橡棟牽頭整村運營,通過創立“春風?白楊”區域公共品牌,將民宿、餐飲、研學、農耕體驗等七大業態進行有機串聯,成功培育出獨具特色的鄉村業態。在夏橡棟的推動下,白楊村與安吉縣供銷合作社(農合聯)共同出資設立了村供銷合作社,將供銷系統的服務優勢轉化為村集體經濟的富民動能,不僅讓村莊甩掉負債包袱,更躋身集體經濟年收入超300萬元的明星村行列。
在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進程中,廣東同樣注重激活“人”的核心動能。2023年啟動的“廣東千名農村職業經理人培育計劃”便是一次重要探索。該計劃分三期實施,三年內為全省鄉村持續輸送超千名懂經營、善管理的專業化人才。這些“鄉村CEO”通過鏈接都市資源要素,將城市群的人流紅利、資本活水與先進管理理念導入鄉村,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成為富民興村的重要支撐。
如何更高效地培育鄉村運營人才?顧益康建議,要充分發揮村支書的“頭雁”引領作用,可通過兩種路徑實現突破:一是推行“村支書+聘任制鄉村CEO”協同模式,借助外部專業人才的視野與能力補齊村支書在經營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短板;二是推動村支書向“鄉村CEO”轉型,培養其市場經營思維,提升產業策劃與運營管理能力。
真鄉對廣東農文旅發展將產生重要影響
今年是廣東“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的重要節點。近日,廣東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與省委宣傳部聯合印發《“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成為全國首個以文件形式明確“媒體+”助力鄉村振興目標、任務與保障的省份,該方案計劃用三年時間開創“媒體+”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局面。
在此背景下,8月1日,全國首個鄉村旅游服務平臺“真鄉”正式上線。作為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推進媒體系統性變革、深度參與鄉村振興的標志性探索,“真鄉”以深耕“三農”領域的南方農村報社為戰略陣地,打造廣東數字鄉村農文旅綜合服務平臺,著力搭建起城鄉要素流動、情感聯結的重要橋梁。
“在城鄉融合與數字化信息化的新時代浪潮中,‘真鄉’平臺的出現具有重要意義。”顧益康評價。
“真鄉”從功能升級、資源整合、內容創新三大維度精準發力。在用戶體驗上,聚焦民宿預訂、美食推薦、農事體驗等核心場景優化服務流程,讓鄉村旅游規劃更便捷;在資源聯動上,深度整合農業投資項目、鄉村動態信息流、特色民宿集群等優質資源,構建鄉村發展資源池;在傳播矩陣上,打造“真鄉APP+小程序+PC網頁+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小紅書”的全媒介內容生態,實現內容傳播與鄉村發展脈搏同頻共振。值得關注的是,數百名深耕廣東鄉村一線的記者轉型成為“真鄉推薦官”,用權威報道和實地體驗,為大眾提供真實可感的鄉村旅游“種草指南”。
顧益康認為,“真鄉”的價值體現在雙重突破:一方面是推動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使媒體從“信息傳播者”向“鄉村發展共建者”轉型,深度參與鄉村價值挖掘與資源激活;另一方面是服務鏈路的精準搭建,平臺一頭緊扣農民增收的需求,一頭對接城市消費升級的潛力,通過激活城市消費動能反哺農村發展,形成城鄉互利的良性循環。“我相信這樣的平臺出現,一定會對今后廣東的農文旅融合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顧益康表示。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林伊晴
攝影:吳秒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