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黎源
在阜陽市博物館的阜陽一個文物展柜中,有一枚火柴盒大小、市博用牛角制作的物館清代微雕《前赤壁賦》印章,方寸之間雕刻了421個隸書字,清代前赤巧奪天工,壁賦令人稱奇。牛角這枚印章不僅蘊涵著豐富的印背文化內容,而且具有較高的故事藝術價值,是阜陽一件凝結著古代能工巧匠心血和智慧的藝術瑰寶。
1964年阜南縣文化館移交而來
微雕,市博一般是物館指雕刻者在石料(玉石、壽山石、清代前赤青田石等)、壁賦牙角(牛角或其他獸骨等)、牛角木核(黃楊木、印背紫檀木、紅木、棗木、銀杏木、橄欖核、核桃核等)材料上,以刀代筆,刻以微小精細文字、平面圖畫或立體圖畫的一種雕刻技法。一位優秀的微雕工藝師,要同時精通詩文、書法、美術和雕刻技法,還要具有超強的耐力和過人的眼力,操刀時才能心手如一,游刃有余,否則,差之毫厘便會前功盡棄。
我國微雕藝術源遠流長。遠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現過微型文字雕刻。明朝文學家魏學洢的《核舟記》,記述了微雕藝人王叔遠在一枚桃核上創作出蘇軾乘船游赤壁的微雕作品。清末民初,放大鏡、顯微鏡等科學儀器在微雕領域中被運用,促進了微雕藝術的發展和成熟。
阜陽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清代微雕“《前赤壁賦》牛角印”(也稱詩文印),雕刻的是蘇軾名作《前赤壁賦》。
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十二月底,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軾因“烏臺詩案”(御史臺官員彈劾蘇軾詩文有譏刺朝政之語),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曾兩次陪朋友乘小船游覽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了被譽為千古名篇的《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詞。尤其是膾炙人口的《前赤壁賦》,雖然正文只有537個字,卻字字珠璣、情韻深致、理意透辟,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對后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近千年來,人們以書法、繪畫和雕刻等多種藝術形式,表達對蘇軾的景仰以及對其作品的喜愛。
阜陽市博物館館藏的這枚牛角印,1964年由阜南縣文化館移交而來,具體出處和雕刻者不詳。
《前赤壁賦》牛角印雕工精美高超
這枚《前赤壁賦》牛角印,材料為質地細膩、硬度適中的天然牛角,印面長4.9厘米、寬3.6厘米,印臺高4.9厘米。印面為17.64平方厘米,與一個火柴盒(4.9×3.6厘米)大小相等,印面上微雕的文字僅有粟米(小米)粒大小。印背尺寸稍小于印面(文字或圖案),整個印臺呈梯形。印面刻有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前赤壁賦》文字,邊框雙勾線條,由梅花、葵花和竹葉等繁復精巧的花紋圖案裝飾。印章字體為隸書,字跡工整,稍有楷篆之意,印文為凸起的“陽文”(朱文)。
經阜陽市博物館聘請省文物專家鑒定,微雕《前赤壁賦》牛角印為清代文物,雕工細致精美,體現出清代篆刻微雕水平的超高技藝。蘇軾創作的《前赤壁賦》正文共537個字。但館藏的這枚微雕牛角印,文字內容僅刻至“自其不變者而”,尚余116字未刻(或另刻有一印章)。這枚牛角印的印面雕刻了421個字,雖不是全文,但也令人嘆為觀止。
在印章上,無論是雕刻凸起的“陽文”(朱文),還是凹下的“陰文”,都要熟練掌握正字反寫的能力,這樣才能刻出鈐印(蓋印)正字。這枚《前赤壁賦》牛角印,堪稱微雕藝術中的精品。凸起的“陽文”,雕刻難度要大于凹下的“陰文”很多,因為需要多一道工序,即把筆畫之外多余的部分剔除。
研究發現,這枚微雕《前赤壁賦》牛角印中,對筆畫繁多的一些字,采取了通假、異體和簡化的辦法。如“蘇子與客”“況吾與子”等,“與”字用了簡化字“與”;“遺世獨立”,以“蜀”通假“獨”字;“擊空明兮溯流光”,“溯”字用了異體字“泝”;“其聲嗚嗚然”,將“聲”簡化為“聲”,“舳艫千里”之“艫”簡化為“艫”,“釃酒臨江”之“釃”簡化為“釃”,這些皆與今天通行的簡化字無異。
牛角印或是商業印信
從使用痕跡看,這枚《前赤壁賦》牛角印有可能是一枚既有觀賞價值的文字微雕藝術作品,又是一枚有著實用功能的商業印信。
據《山西晚報》記者李吉毅采寫的《澤州縣發現明清時期商業印信》報道:山西省澤州縣善獲村發現一枚用天然牛角制作的商業印信,印面長4.9厘米、寬3.6厘米,印臺高4厘米,呈梯形,重量為87.5克。印面正文刻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百字箴言》125個繁體字。邊框花紋內還刻有“此票本店對號取發,倘有假票誤收不認”及“楊允鼎”“號純記”(商號)等文字。這枚印章文字內容特殊,楷書字體規范,刻制細膩精美,不同于一般的印章。有專家認為,商家故意對《百字箴言》的文字進行部分改動,可能是暗藏玄機,以作為辨別票據真假的暗記。
在商業印信中融入“詩文印”成分也并非個例。商戶在設計刻制商業印信時,將實用性與漢字的藝術性融為一體,形成了別具匠心的“商印書法藝術”。如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中國商印展覽館”,匯集了大量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商業往來印章、刻版、票據等實物藏品。其中有一枚酒鋪印信,上面銘刻著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
巧合的是,阜陽市博物館館藏的微雕《前赤壁賦》牛角印的印面尺寸,與山西澤州縣發現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百字箴言》商業印信印面大小一致,但字數卻多了296個。能在方寸之間雕刻421個字,已是鬼斧神工,而具有這種微雕技能的人在當時也是鳳毛麟角,所以,能偽造這種商業印信的機率極微。
由此判斷,阜陽市博物館館藏微雕《前赤壁賦》牛角印,有可能是一枚與其他印信相互配合、起到一定加密作用的商業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