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建
“超級辣、食品吃著爽,安全是消費心被一口就能趕走深夜emo(網絡語,類似郁悶等負面情緒)的提示挑戰第四餐,是超辣熬夜加班人暖胃暖心的續命俠”,被年輕消費者點贊的火雞火雞面近年來人氣頗高。《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面當在本該清淡飲食的暴擊夏季,雙倍辣、食品三倍辣等超辣火雞面帶來的安全即時情緒滿足體驗在社交傳播中熱度不減,有人感覺真過癮、消費心被很治愈,提示挑戰也有人直呼傷不起。超辣
場景
從挑戰到療愈
“火雞面辣度武力值從1到5,火雞你能挑戰第幾級?”“火雞面挑戰兩口秒吃完”……在網絡平臺輸入關鍵詞“火雞面”,面當類似的吃辣比拼比比皆是。
一條顯示收獲1.6萬個點贊的視頻里,博主撕開3個辣醬包將面條拌好后主動加料:裹滿辣椒面的雞腿、金針菇,入口不到3秒,該博主的臉紅了起來,額頭也因冒汗而發亮。盡管如此,不少人仍然留言稱“感覺料包沒倒完;3包(辣醬)沒我1包辣”。
這種辣到爽的火雞面是一種源于韓國的速食面,因其甜辣味道與韓國菜肴火辣雞相似而得名。從2016年開始,我國方便面品牌陸續推出麻辣、甜辣等口味的火雞面。2023年,市場上出現了網友口中“核彈級”辣感的雙倍辣和三倍辣產品。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火雞面引爆年輕消費群體,源于相關品牌在一些網絡平臺發起的“不喝水快速吃完火雞面”挑戰、拍照打卡關聯話題標簽參與抽獎等活動。一些博主推波助瀾,讓吃辣挑戰很快成為社交平臺的熱門標簽。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吳曉蒙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辣椒入口時,人體內作為辣椒素受體的TRPV1蛋白被激活。由于TRPV1蛋白通常被43攝氏度以上的熱刺激所激活,大腦會誤認為身體受到高溫灼傷而產生痛覺。為了緩解疼痛,身體會釋放興奮性氨基酸及內啡肽等神經肽,帶來微妙的快感。這種感覺正是部分年輕消費者認為火雞面能趕走深夜emo情緒的主要原因之一。
部分品牌由此找到靈感,將火雞面向宅家夜宵等場景延伸,同時強化其與職場壓力、生活焦慮等情緒的關聯綁定,賦予其解壓、療愈的作用。中國營養學會注冊營養師、山西醫科大學教授程景民表示,年輕群體對極端辣味有獵奇心理,從享受攝入辣味食品時“痛并快樂著”的情緒釋放,到形成通過食用火雞面來尋找情緒代償的消費依賴,正是源于品牌營銷與社交推廣的多維度高頻刺激。
解析
三倍辣為何讓人怕
“昨晚嘴饞吃了一小桶火雞面,半夜4點多開始吐,渾身酸痛發冷顫抖,直到剛才終于意識到發燒了。”這是小紅書博主Cordelia不久前分享的一篇親測筆記。在小紅書上,類似吐槽以身試辣卻被超辣暴擊的筆記達4萬+。稍幸運點兒的博主喜提一張香腸嘴,而不那么幸運的人則半夜起床去打針。
一碗火雞面為何能把人辣到久久不能平靜?吳曉蒙分析說,因為辣椒素與TRPV1蛋白的相互作用,吃辣時會向大腦發送類似身體正遭受傷害的疼痛信號,進而觸發一系列生理反應,如引發機體局部充血等炎癥反應。一般情況下,辣椒素引起的不適沒那么嚴重,不必擔心會引起慢性中毒。若攝入的辣椒超出個人承受范圍,會導致胃部出現不適、痙攣,甚至嚴重的腸胃損傷。在這種情況下,機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會分泌大量液體稀釋辣椒素,加速將其排出體外,這會導致辣椒性腹瀉,甚至可能發展為急性中毒。因此,不提倡年輕人跟風嘗試辣度值較高的食物甚至發起所謂挑戰。
目前,辣椒素含量以SHU(史高維爾辣度單位)為單位分級,主流劃分有10級,不同級別對應不同的數值區間,數值越高辣度越強。我國傳統辣度分級主要有微辣、中辣、高辣、極辣等,微辣的口感表現為舌頭和口腔有極輕微刺激感,大部分人能承受。食用高辣辣椒,舌頭和口腔會出現顯著灼痛感,導致流鼻涕、流淚等。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檢索發現,目前尚無強制要求標注SHU數值,廠家多采用自定方法如“武力值”或傳統感知來分級(如微辣、中辣、特辣)。有的原味火雞面辣度值標注“武力值4”(基礎辣度),雙倍和三倍辣味標注“武力值”5及以上;有的用星級或微辣、中辣等口感描述標注;部分品牌的部分產品有時會說明SHU數值范圍。
記者比對不同品牌火雞面的辣度描述和網絡平臺10位博主測評筆記發現,目前市售雙倍辣、三倍辣火雞面,不同廠家不同品類的SHU數值不盡相同。一般來說,雙倍辣SHU值大約在8000—1萬區間,大致可以對應傳統辣度分級的中辣級別。而三倍辣火雞面SHU約1.2萬,部分人群會感覺特辣。
提醒
吃辣過癮莫忘風險
辣味食品并非洪水猛獸。程景民表示,辣椒素能幫助提高人體基礎代謝率,維持體脂平衡。辣味能促進胃液分泌和腸道蠕動,緩解夏季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可以適量吃辣,但盡量不要頻繁食辣度值較高的品類,同時應避免空腹食用。
程景民提醒說,辣椒素只溶解于油脂和酒精,不溶于水,所以喝水不解辣。吃火雞面時可搭配牛奶、豆制品等。冰淇淋雖是解辣高手,但有些冰淇淋含糖量達35克/杯(約7茶匙),不建議用類似冷飲解辣。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檢索發現,近兩年,網上一度有火雞面面餅過氧化值易超標的傳聞,引發消費者持續關注。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會專家組成員劉少偉分析說,火雞面面餅等油炸制品,在高溫環境下油脂氧化進程較快,如貯存不當或流通周期較長,可能導致過氧化值超出國家標準限值(0.25克/100克),建議消費者從正規商超選擇生產日期相對較新的產品。
記者調查發現,火雞面儲運保存不當還有可能導致菌落總數超標。5月6日,云南省大理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市場監管部門發布核查處置通告,稱在今年第一期食品抽檢中發現三只松鼠(無為)委托新鄉市派力特食品公司產銷的爆辣爽彈火雞面菌落總數不合格。記者后續了解到,原因是多次轉運造成產品包裝箱破損引起微生物污染。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登錄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抽檢公布結果查詢系統檢索“火雞面”發現,2014年以來,抽檢不合格的產品中,多數為菌落總數超標。不過,結合多地市場監管部門抽檢數據可以發現,這種情況多發生在2022年以前。
劉少偉建議,消費者如擔心衛生問題,可將面餅稍微多煮一會兒,料包撕開用微波爐加熱3到6分鐘或熱炒一下,即可滿足基本殺菌需求,高溫條件下辣料包油脂融化后味道更香更濃。此外,多數品牌火雞面鈉含量較高,吃一袋面的鈉攝入量就能達到1天所需參考值的1倍多,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人群尤其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