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院子里堆放拾荒而來的潁上村嫂垃圾,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慎城鎮尤崗社區李大爺與周邊居民之間的凝聚關系鬧得很不愉快。然而,治理在大家眼里有些頑固的力量老人,卻突然收拾起了院子。潁上村嫂
李大爺之所以態度發生逆轉,凝聚是治理被一群熱心的“村嫂”給打動了。“起初老人也排斥我們上門,力量但我們沒有泄氣,潁上村嫂經常去看望關心老人,凝聚讓老人感受到被尊重,治理慢慢就放下了芥蒂。力量”尤崗社區婦聯副主席、潁上村嫂村嫂理事會副會長龔雪鏡解釋了其中緣由。凝聚
調解婆媳矛盾、治理照顧孤寡老人、關心留守兒童……在潁上縣的田間地頭、村頭巷尾,處處活躍著“村嫂”的身影。2020年5月起,該縣為解決村居社會治理力量欠缺等難題,充分挖掘“村嫂”潛能,在縣鄉村三級建立“村嫂理事會”,將“她”力量深度融入社會“微治理”。
據了解,“村嫂理事會”依照民政注冊程序登記備案,成為黨組織領導、婦聯指導的基層社會組織,實行會長負責制,會長由同級婦聯主席擔任,村級會長可由優秀村嫂擔任。在人員選配上,按照每百戶推選1名的原則配備“村嫂”,經理事會推薦、鎮村黨組織批準、公示產生。
“‘村嫂’都是在群眾中威信好、風評好,有時間、有精力、有熱情為群眾服務的婦女群眾,她們熟悉村情、戶情、人情,能夠站在群眾的角度,用進家門、拉家常、說鄉音、話鄉情等方式,‘柔性’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潁上縣西三十鋪鎮婦聯主席、鎮村嫂理事會會長許艷說。
如今,這支“紅色娘子軍”逐漸壯大,已有4322名村嫂加入其中,成為扎根在群眾身邊的政策法規“宣傳員”、村居環境“監督員”、鄉風文明“引領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村居治理“信息員”、扶弱濟困“服務員”。
為提升“村嫂”隊伍的能力和水平,潁上縣建立了“村嫂”分級培訓、指導、管理、考評、督查、評議、獎勵和進退機制,通過表彰先進以及在發展黨員、村兩委換屆、“兩代表一委員”推選中優先考慮等政策,打通村嫂發展空間,激發村嫂工作熱情。
對八里河鎮東十八里鋪社區五保戶陳大爺來說,“村嫂”王潁“不是閨女,勝似閨女”。
因為陳大爺年紀大,行動有所不便,王潁常去給他打掃衛生、曬曬被子,家里有吃的喝的都會給老人家送去一份,特別是逢年過節的時候,王潁還會把他接到家里吃“團圓飯”。看到老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王潁心里也暖乎乎的。
“都說‘婦女能頂半邊天’,只要我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把‘村嫂’這份工作干好,鄉親們認可我、接納我,做什么都值得。”王潁說。
通過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村嫂們獲得街坊鄰里的信任,走進群眾心里。2023年以來,全縣村嫂成功參與調解矛盾糾紛1752件,上報各類隱患問題405個,關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困難群體7.3萬余人次,暢通了社會治理“微循環”、織密了矛盾風險“過濾網”、撐起了基層社會治理“半邊天”。(記者 范天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