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中國好人稱重、檀世貼碼、旺鄉掃描、親們錄入系統……今年國慶期間,信任當大部分人都在享受快樂的收件假期生活時,石臺縣京東快遞營業部快遞員檀世旺一如既往地堅守在崗位上,中國好人清點物品、檀世打包貨物、旺鄉裝貨卸貨,親們動作十分麻利。信任“國慶期間的收件進站快遞雖然和平時差不多,但村民寄出去的中國好人快件卻多了,因為很多在外打拼的檀世孩子沒有回家,父母就將家鄉的旺鄉辣椒糊、鍋巴、板栗,打包寄出去。”說話間,檀世旺小心翼翼地打包每一件快遞,“這份工作很有意義,傳遞著一份份沉甸甸的愛,所以我堅持了17年。”
小時候,檀世旺家境十分貧窮,高中畢業后就外出務工,直到2007年才決定回鄉發展。
選擇回鄉,緣于他與當時正讀二年級兒子的一次約定。“只要你能考進全校前三,爸爸從此就回老家陪在你身邊。”隨口的一句話,年幼的兒子卻當了真,隨后發奮學習,當年的期末成績真的從班級倒數變成了年級前幾名。兒子突然間的改變,讓檀世旺讀懂了“留守兒童”對父母陪伴的渴望。于是,他信守諾言,毅然決定放棄外地紅火的夜宵生意,回到家鄉發展。
為了把家鄉的土特產賣到外地,也為了讓村民能夠更方便地購買外地產品,并當好外出務工人員和留守老人、留守兒童之間的傳遞紐帶,檀世旺最終決定投身快遞行業。
然而,彼時的石臺縣還是國家級貧困縣,而制約該縣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交通不便。送快遞的艱難山路,就是檀世旺需要邁過去的第一道難關。
“最初我是騎著自行車送快遞,在后座上綁著沉甸甸的包裹。有時候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山路,感覺兩腿都發軟。”陡峭的懸崖、下雨天的泥濘土路、山中時不時傳來的動物嘶吼聲……這些場景在檀世旺腦中記憶深刻。那時的他,總是會帶著一份干糧上路,以備不時之需。然而,即使道路再曲折,只要一進入村莊,檀世旺的心中就會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叮鈴鈴……”他特別喜歡按著老式自行車的鈴鐺通知村民快遞到了。“那時,每次送快遞進村,我都感覺自己像是一個穿越森林的勇士,把外面的禮物送進大山里,大家看到我都是滿臉笑容,特別有成就感。”檀世旺笑著說。
17年來,大山里的道路越修越好,檀世旺的快遞車越來越高級,山里、山外進出的快遞量也在與日俱增。面對越來越多的快遞,以及割舍不掉的村民的期盼,檀世旺主動當起了“全村唯一收件人”,由他翻山越嶺將各家各戶的快遞直接送到家中。
最開始,為了記住村民的家,完成快遞精準投送,檀世旺只能徒步一家一家地找,每找到一家,便會做好備注。碧潭村路口第二戶、瓷磚樓1層左手……分類做清楚標記后,無論是自家快遞還是別的公司快遞,無論收件人住處有多偏僻,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冬臘月,檀世旺都會帶著“寄給自己的快遞”以及幫村民在縣城購買的生活日用品,翻山越嶺200余公里,跑遍全縣8個鄉鎮,把快遞完好無損地送到鄉親們的手中。
在大多數人看來,大山里的路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可對于檀世旺來說,這是一條傳遞愛與溫暖的通道,而他則有幸成為連接山里山外親人的“全村唯一收件人”。懷揣著這份責任感,他工作起來總是充滿動力,這一堅持就是
17年。仙寓鎮碧潭村村民汪杏枝說:“我不識字,不會玩手機,我兒子寄東西都是寄到檀師傅那里,他每次送貨都直接送到我家里,很方便。”
檀世旺的辛勤付出,既贏得了村民的肯定,也收獲了諸多榮譽。這些年,他先后榮獲中國好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全國最美職工等榮譽。面對村民的肯定和眾多的榮譽,檀世旺憨厚地說:“我是一名有著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更應該帶頭為村民做點實事,感謝鄉親們的信任。我相信,幸福的生活是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爭當干事創業的模范帶頭人,幫助身邊更多人。”(記者 錢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