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大白新華社微信公眾號頭條刊發題為《這個“大白”,泉州很特別!戰疫中特注》的引央文章,報道了來自臺灣高雄的媒關牙科醫生柯鴻德主動參與泉州抗疫的事跡。文章一經推出,大白很快收獲了“10萬+”的泉州閱讀量,網友們紛紛在評論中留言點贊:“兩岸一家親,戰疫中特注同心抗疫情!引央”
泉州發生疫情后,媒關涌現出一大批來自臺灣、大白寧夏、泉州西藏、戰疫中特注新疆乃至國外的引央熱心人士,他們有的媒關是醫務人員,有的是在泉經商的外籍商人,有的是扎根泉州多年的“新泉州人”,不論是什么身份,疫情當前,他們或穿上“大白”上一線,或捐資捐物保“后方”,與泉州這座“第二故鄉”同呼吸、共進退。
他們的事跡也吸引了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中新社等央媒的關注報道。5日,人民日報客戶端轉載了本報刊發的《福建泉州:抗疫一線結出民族團結“石榴籽”》一文,講述了來自寧夏、西藏、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同胞與泉州人民同心戰疫的感人事跡。同日,學習強國APP也刊登了題為《西進東來:她們這樣回報“第二故鄉”》一文,報道了臺灣女生與新疆姑娘在泉州共同逆風前行的故事。此外,新華社海外頻道推出報道,講述埃及商人亨利在泉州當抗疫志愿者的故事,新華網也以《“新泉州人”成抗疫“暖力量”》為題,報道了新加坡華人曾鏵陞在泉戰疫的事跡等。(泉州晚報記者 郭雅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