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重慶訊(記者劉文新)12月5日,技術究服由市場監管總局發展研究中心與重慶市市場監管局聯合主辦的性貿行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與服務(重慶)會議順利舉行。本次會議以“創新鏈聯通價值鏈——技術性貿易措施、易措議舉質量基礎設施雙輪驅動促進‘新三樣’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施研深入研討技術性貿易措施如何更好推動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技術究服助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性貿行服務企業創新與國際化發展。易措議舉
會議指出,施研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趨勢持續深化,技術究服技術性貿易措施在國際貿易中的性貿行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不僅是易措議舉國際貿易規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施研各國保護國內產業、提升產品質量、技術究服促進貿易便利化的性貿行重要手段。
會議現場。易措議舉資料圖片
以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代表了中國綠色低碳領域的最新突破,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典范,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充分發揮標準在“新三樣”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與標準在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中的紐帶作用,提升“新三樣”產業的整體質量水平,完善技術性貿易措施服務機制,是推動“新三樣”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
目前,重慶已基本形成“信息監測、發布預警、研究應對、評議上報、常態培訓”的技貿工作機制,實施各級各類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項目32個,積極支撐WTO技貿措施通報預警平臺(中文版)建設,建立重慶汽車產業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網、重慶市WTO技貿措施通報預警平臺,建成成渝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技貿信息專題數據庫,累計發布技貿信息2.3萬余條,為社會各界提供線上線下技術服務超過20萬人次,有效支撐了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建設。今年上半年,重慶汽車產量121.4萬輛,出口22.3萬輛,同比增長29.7%,全國出口量占比達8%,“渝車出海”正在成為重慶市外貿增長的重要引擎。
責任編輯:趙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