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東省林業局指導的類型廣東省自然教育優秀書籍征集活動獲獎名單正式揭曉。《我的首批省自野生鄰居:靈動的鳥類》《讀山·聽史·觀自然——白云山科普叢書》等30本優秀作品脫穎而出,成為了我省首批發布的廣東廣東省自然教育優秀書籍。
廣東省自然教育優秀書籍
自然教育文化產品建設成效顯著
自2019年以來,廣東以建設全國自然教育示范省為引領,通過出臺制度、編制規范、制定標準、建立平臺等工作構建自然教育發展四梁八柱,不斷厚植生態文明建設內生動力。全省圍繞自然教育建設系統性提出“六個一”模式(即:一個自然教育之家、一條自然教育徑、一套自然教育解說系統、一套自然教育課程活動、一支自然教育人才隊伍、一批自然教育文創產品),持續開展自然教育基地和高品質自然教育基地認定工作,將自然教育納入職稱評審,舉辦全國自然教育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廣東省自然教育之星及廣東省自然教育優秀課程評選等活動,鼓勵各基地深化載體、人才、文創產品等文化建設內涵,構建起規范化、標準化、高質量的自然教育發展體系。
作為“六個一”模式的核心成果之一,“一批自然教育文創產品”建設成效尤為突出。歷經六年探索,廣東自然教育涌現出教材、手冊、教具包、圖書、文創產品、數字化資源等多個品類近500項成果,知識產權總量超12000項,構建起多元、創新、豐富的自然教育產品供給體系,為自然教育產業化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豐富了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內涵。
自然教育文創產品
據介紹,教材和書籍是廣東自然教育文化產品中占比最高的核心物化成果,其中,廣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地在這方面形成了顯著的區域品牌效應,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自然教育賦能生態文明建設
本次廣東省自然教育優秀書籍征集活動是自然教育賦能綠美廣東生態文化價值內涵成果的縮影。自今年6月啟動廣東省自然教育優秀書籍征集活動以來,主辦方收到來自全省各自然教育基地、機構、出版社及個人作者的圖書投稿,經綜合評定,10本綜合類和20本普及類兼具高度的教育性與實操性的書籍脫穎而出。
本批次優秀書籍立足于廣東生態特色,涵蓋專業教材、實踐指南、自然筆記、科普繪本、物種圖鑒等多種類型,包括廣東特色物種、典型生態系統、地質地貌、生態文化、自然教育活動等豐富的內容,全方位展現自然教育及綠美廣東生態文化的魅力。如《壩光有片銀葉樹》是全國首部寫給銀葉樹的自然教育普及人文書,綜合展現壩光銀葉樹保護的歷史及自然教育普及知識,訴說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
廣東省自然教育優秀書籍
下一步,廣東將加大自然教育文化產品研發和推廣力度,積極挖掘和弘揚嶺南生態文化,努力為公眾提供更高質量的自然教育產品與服務,讓生態文明及綠美廣東的建設成果惠及千家萬戶。
作者:吳曉翠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