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大灣檔月廣州南沙區官宣大灣區文化體育中心將在8月迎來首場高規格系列賽事,區文包括8月10日的化體廣州城市聯賽首屆籃球聯賽、8月23日的育中廣東省足球超級聯賽開幕式暨揭幕戰以及8月下旬的跳水冠軍交流賽。
銀頂藍座的看海體育場宛如城市明珠,形似貝類的大灣檔月結構與海岸交融構成灣區新地標。沈重光 攝
大灣區文化體育中心建于伶仃洋畔,區文總體規劃理念為“扇迎八方客,化體明珠耀九州”。育中三座體育場館呈C字型布局,心首面向大海,賽定實現賽邊擁抱灣區,看海可同時容納8.4萬人。大灣檔月
其中,綜合體育場共計6萬座,通過寬150米、高21米的體育場大拱,從內場向外可以看到深圳前海、深中通道與大海同框,實現“邊看比賽邊看海”的獨特體驗。該體育場滿足國內頂級綜合運動會、國際賽事需求。同時,場內支持賽事5G+4K直播、5G+VR智慧觀賽等應用。
體育館為甲級特大型體育館,共計2萬座,可承接NBA、FIBA、NHL等國際頂級賽事;游泳跳水館共有4000座,館內設計4個不同類型、規模的泳池,可舉辦游泳、跳水、花樣游泳等國際級比賽。
南沙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吳家亮表示:“將通過舉辦此次系列賽事活動,全面檢驗大灣區文體中心硬件運營與綜合保障能力。”
在技術創新方面,項目采用IOC平臺對全場館區域進行數字化管理,全方位、實時掌控場館情況,統一調度。“一個管理人員可以操作60%的功能,極大地降低人力管理成本。”吳家亮說。
在運營方面,廣州華潤灣心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平介紹,未來場館將面向全體市民群眾開放,實現全民健身、全民共享。
作為集文化、旅游、體育、國防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城市綜合體,大灣區文化體育中心20分鐘可達深圳寶安機場、前海,50分鐘可達珠海、澳門,灣區各主要城市均在其1小時生活圈以內。這里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各大灣區城市進行文化體育交流的重要窗口,吸引國際文化體育活動進駐灣區,成為粵港澳輸出文化軟實力的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