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好“豐”景——安徽宿州夏收一線見識

  新華網合肥6月1日電(湯陽)夏天的豐風拂過廣袤的皖北大地,在新汴河畔的又年麥田里卷起層層金黃的麥浪。三夏時節,好景安徽省宿州市700余萬畝小麥接連老練,安徽開端進入收成黃金期。宿州識

豐1.jpg

  ??伴隨著聯合收割機和秸稈打捆機的夏收線轟鳴,符離鎮火熱的豐空氣中被融入了幾分歸于豐盈的氣味。“本年夏收氣候太給力了,又年這幾天都是好景大晴天。估計一般農田畝產在1000至1100斤,安徽高標準農田還會更高些。宿州識”正在現場輔導夏收的夏收線符離鎮農業鄉村局局長尹傳征笑著說。

  ??在他看來,豐優質的又年小麥種類、精細化的好景田管和每個村一名科技特派員的全程保姆式服務,是這些年來符離鎮農業生產接連獲得豐盈的要害。“現在測土配方上肥和高效低毒農藥的運用,在為農戶下降栽培本錢的一起,還提高了農業生產的安全性。”尹傳征說。

  ??走進符離鎮褚莊村,從前的“巴掌田”現在化零為整,變成連片高標準農田。農戶們看著從收割機出糧口傾注而出的麥粒,豐盈的高興情不自禁地彌漫在每個人的臉上。

豐2.jpg

  ??“現在,小麥的收買價在每斤1.17元左右,比上一年一斤漲了差不多一毛錢,不少糧食經濟人直接來到田間地頭收買。”褚莊村黨總支書記李學武說。

  ??搶抓農時、確保夏收進展,褚莊村在村農業合作社自有的12臺大型聯合收割機基礎上,還安排了河南等地跨區作業的近10臺農機來前來援助。

  ??“曩昔村里的聯合收割機功率小,一天只能收五六十畝地,現在的大型收割機一天能收100多畝,咱們的收割機搶收完本村的小麥后,還會在周圍村里再攬些活,一季收入3萬塊錢左右沒有問題。”李學武說。

  ??除了近在眼前的豐盈,從前被視作農業廢棄物的秸稈,在一些人眼里也成了“香餑餑”。

豐3.jpg

  ??石傳躍是淮北鑫耀秸稈綜合利用有限公司擔任人,本年開鐮之前,他就早早聯絡好了20多臺打捆機、30多輛運輸車。

  ??“宿州的小麥秸稈體量大、霉變少、蛋白質含量高,加工成飼草后,新疆、內蒙古等地的商場需求量很大,咱們在宿州的收儲面積估計將到達20萬畝左右。”石傳躍表明,估計本年加工后飼草的在地價格能夠到達每噸400元以上。

  ??“咱們采納‘兩不找’的方法,地里的秸稈他們擔任打捆拉走,咱們也不找他們要錢。秸稈有了出路,咱們也減少了禁燒的壓力。”李學武說。

  ??為搶抓農時,本年夏收期間宿州市檢修各類機具6.93萬臺套,安排2.1萬臺收割機、337臺烘干機和86支應急搶收作業隊。一起,還開通了小麥搶收24小時服務熱線,在首要交通道路口建立17個跨區作業服務站,保證機手和機具作業處于最佳狀況,力求10天左右時刻,打贏小麥搶收攻堅戰。

豐4.jpg

  ??夕陽西下,陽光把褚莊村田頭沒有收成的麥秸桿照得透亮。不遠處,石佛嶺上白色的風力發電機與金色的麥浪一起繪出了一幅歸于皖北大地的好“豐”景。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需的地方已做標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