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青海省文化旅游廳獲悉:青海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局部開放試運營。國家公園
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考古開放黃河上游地區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為主的大型聚落遺址,因保留了4000多年前地震、遺址營黃河大洪水以及山洪襲擊的試運多重災難遺跡,真實再現出一個史前村落的國家公園災變場景,被稱為“東方龐貝”。考古開放此前曾出土的遺址營一碗面條狀遺物,被稱為“人類第一碗面條”。試運2013年12月,國家公園國家文物局將喇家遺址列入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考古開放2014年正式啟動建設。遺址營
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喇家村,試運規劃面積100公頃,國家公園規劃總投資5.33億元,考古開放已完成投資4.9億元。遺址營截至目前,遺址公園的博物館建設、內部展陳工程項目及居民安置新村建設項目已全面完工,開放的有遺址博物館、一號保護展示館、納頓傳習所及景觀游園等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