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侗醫藥,其起源與發展,從到出山是脫離巫醫一部充滿歷史韻味的篇章。從遠古的江侗傳說到今天的醫學,侗醫藥的醫藥每一步發展都凝結著侗寨先人的智慧與汗水。
如今在吳川-三江粵桂協作工作組的從到出山推動下,醫教合作在山海之間頻繁進行,脫離巫醫侗醫藥也逐漸從服務侗寨百姓走向服務有健康需求的江侗人們。
7月14日18:30-21:00,醫藥粵桂協作?2025年侗醫藥健康行活動將在吳川市金沙廣場舉行,從到出山我們將有機會在中華博大的脫離巫醫醫學史中,能看到侗醫藥的江侗歷史起源與現代發展,感受它深厚的醫藥文化底蘊與獨特的魅力。
脫離巫醫
發展成為我國傳統醫藥的一部分
三江,古屬夷蠻之地,秦漢為“古夜郎之域”,縣始建于宋崇寧四年(1105),稱懷遠縣,1955年9月改為侗族自治縣。人口41.8萬多,有侗、壯、苗、瑤、漢等民族,其中侗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57%。
在三江侗族自治縣,侗族人口占全縣人口的57%。
從古老的傳說到如今的繁榮,關于三江侗醫藥的起源,一直存在一些爭議。有人試圖將侗醫藥歸為“巫醫”,這源于侗醫藥的初始發展軌跡。在原始社會,生產力極其低下,人遇疾病瘟疫,只好求助巫術、神靈。侗族沖儺(即巫師)偶爾發現某些植物可治療某種疾病,于是出現了個別的醫藥現象,這就是醫藥萌芽。巫師在借助藥物給人治病中,往往獲得好的效果,以致“神藥兩解”,由單純的巫師產生了巫醫,并有了很快的發展。
據侗族古歌《瑪麻妹與貫貢》記載,相傳古時侗族有個孝子葉貫貢,他母親生病四處求醫,遇醫仙瑪麻妹,給他母親治好了病,二人成親行醫。瑪麻妹能識別很多藥,能治許多病,她教貫貢“翁哽將退,翁嘎將杜給,翁蕩將退播賽耿,消腌欲用巴當同”(漢語意譯:藥苦能退熱,藥澀能止瀉,藥香能消腫止痛,關節痛要用葉對生)。這首古歌記敘了侗族醫藥起源的傳說。
侗族醫藥廣西壯族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龍宗花(中)正在采摘藥材。
在被統稱為“巫醫”的歷史時期,侗醫藥出現了“命病”與“身病”兩種截然不同的流派。持“命病”觀點的人認為,病是以天為命且無藥可治的疾病,要靠敬神敬鬼,由沖灘進行祭祀活動,祈神保佑健康。“身病”則認為疾病是客觀存在,可通過藥物治愈。
“身病”理念的出現,使侗醫藥擺脫了原始宗教的束縛,隨著治療經驗的不斷發展總結,直至明清時期,侗族醫藥逐漸脫離巫醫,并快速發展,成為我國傳統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
出山入灣
借助吳川-三江粵桂協作走出侗寨
三江侗醫藥的核心為天、地、氣、水、人五位一體思想,主要強調氣和水在維持人體功能活動中的重要性。在臨床中,侗醫藥將疾病分為冷病和熱病,并秉持六性六味理論,六味為酸澀、苦、辣、香、淡、甜,六性則為熱、涼、收、散、退、補。用藥先要掌握六性六味,根據六味與六性的藥物對應關系,以疾病的臨床表現確定用藥,如冷病用熱藥,熱病用冷藥,用藥才能對癥。
侗醫藥在漫長歷史時期,藥源品種逐漸豐富,藥用植物達千余種,絕大部分為野生植物,一些貴重或稀有的植物藥也進行家種。藥物與醫療共同得到了發展,由單方發展為復方,酒藥、膏藥、丹藥、散藥均有,已能適應臨床需要。
三江侗族自治縣侗藥展示廳(部分)。
侗醫藥的診斷方法通常為問病、望診、摸審和切脈,與中醫大相徑庭。而治療方法,則有退熱、除寒、發汗、排水、補、刮、拽七處等法,也使用內服藥,并有縫合術、骨折復位術、膀胱取石術等手術方法。
然而,由于侗族過去沒有文字,醫學文獻等于空白,這給研究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因此,現代社會需要通過深入調查,收集民間侗族醫藥學文化的相關資料、驗方、秘方等,來進一步推動侗族醫藥的發展。
目前被社會廣為熟知的侗醫藥療法有以下幾種:
侗族熨蛋療法:雞蛋通常會被煮熟并加熱到適宜的溫度,然后在人體的相關部位進行滾動或熨燙。根據病情的需要,有時會在煮蛋的過程中加入各種草藥,以增強療效。例如,對于風寒感冒,可能會加入生姜、蔥白等;對于風濕痹痛,則會使用不同的草藥組合。
侗族熨蛋療法需要用到雞蛋。
熱刮法:用加熱的藥物蛋白進行刮擦,以達到退熱的效果。具體操作過程包括使用中藥水煮蛋,除去蛋黃后將蛋白揉爛,放入銀飾或銀扣,利用加熱的蛋白進行刮擦,以此來退熱。這種方法強調的是以熱退熱,通過加熱的藥物來促進身體的退熱過程。
銀器刮法:即刮四大筋,刮上肢兩肘窩,下肢兩腘窩。用姜塊或錢幣、湯匙作刮具,蘸取生姜汁、蔥汁、酒、醋或油刮至皮膚發紅為度。適用于感冒、食積腹痛、嘔吐、腹瀉等病癥的治療。
侗藥竹罐治療:將竹罐放入中藥鍋內煮沸,把已經加熱的竹罐從藥鍋內撈出,趁熱拔在患處。然后根據侗醫經絡穴位理論取穴,等到竹罐內的水蒸汽溫度降低后凝結成水,就產生很強的負壓,通過藥力、熱力和竹罐的吸力使氣血暢通,消除病痛。
正在進行侗藥竹罐治療的患者。
2008年侗族醫藥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侗醫藥正逐步走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被更多老百姓接納。7月14日,借助粵桂東西部協作機制,粵桂協作?2025年侗醫藥健康行活動將在吳川市舉辦,屆時三江侗醫藥在現場開展義診,上百款傳承千年的侗醫藥產品將悉數亮相,更有效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
從與大自然斗爭,到現在成為國家傳統醫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三江侗醫藥如同深山里飛出的金鳳凰,讓更多人愛上民族醫藥。
撰文:韓安東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