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9 日,填補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的空白《QC/T 1218-2025 自卸半掛車》行業標準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作為該標準的昌龍第一起草單位,山東昌龍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下稱 “昌龍掛車”)不僅以技術實力主導了我國自卸半掛車領域首部系統性行業標準的掛車國自掛車制定,更同步參與編撰了我國自卸半掛車行業第一部專業書籍,主導以“標準 + 專著” 雙輪驅動,卸半行業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首部施
行業標準落地:填補空白,標準構建全鏈條規范體系
據了解,月實《QC/T 1218-2025 自卸半掛車》將于 2025 年 11 月 1 日正式實施,填補這是空白我國首次針對自卸半掛車出臺的綜合性行業標準,涵蓋技術要求、昌龍試驗方法、掛車國自掛車檢驗規則、主導安全規范等全維度內容,卸半行業適用于道路運輸中所有類型的自卸半掛車。
標準對一些牽引車安裝油泵取力器和掛車安裝動力單元是否合規合法進行了明確表述,對自卸半掛車的安全性能、操作規范、質量管控提出了嚴苛要求:從后傾式、側傾式、傳送帶式等 6 大類車型的定義與技術參數,到舉升系統的最大舉升角、卸載時間、殘留率等核心指標(如后傾式自卸半掛車舉升時間不大于 3 分鐘,正常卸貨殘留率不超過 0.2%);從防側翻裝置、舉升限位裝置等安全設施的強制要求,到液壓系統壓力試驗、可靠性試驗等 20 余項試驗方法的標準化設定,全面構建了 “設計 - 生產 - 檢驗 - 使用” 的全鏈條規范。
“標準的出臺填補了我國自卸半掛車行業長期缺乏統一技術規范的空白。” 業內專家指出,此前行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安全事故偶發,該標準通過明確技術門檻和安全紅線,將推動企業從 “滿足基本使用” 向“追求高品質、高安全” 轉型。
昌龍掛車主導制定:以實踐經驗鑄就行業標桿
作為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昌龍掛車憑借近 20 年的自卸半掛車研發制造經驗,全程主導了標準的框架設計與核心條款制定。據了解,該標準由昌龍掛車聯合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中汽中心武漢檢驗中心等 12 家科研機構及企業共同完成,而昌龍掛車在車型分類、安全防護、液壓系統性能等關鍵章節的起草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在標準的預研階段,昌龍掛車便展現出前瞻性的技術布局與扎實的科研實力。依托國際道路運輸聯盟(IRTE)標準,公司聯合全國汽車標準化委員會掛車分標委開展了國內首次后翻自卸半掛車卸載穩定性測試。該測試通過模擬不同載荷、路面坡度及卸載角度下的車輛動態表現,系統采集了貨箱舉升過程中的側傾數據、結構應力變化等關鍵參數,為標準安全性能要求的量化指標確立了重要依據。
“我們將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實踐融入標準細節。” 昌龍掛車董事長孫復森表示,例如針對行業痛點的 “貨物泄漏防控”,標準明確要求貨箱需配備防遺撒裝置,側傾式車型需設置唯一舉升方式的鎖止裝置,均來自實地驗證。
在主導標準制定的同時,昌龍掛車牽頭編撰的我國自卸半掛車行業第一部專業書籍也即將面世。該書以標準為基礎,系統梳理了自卸半掛車的發展歷程、技術演進、典型案例及未來趨勢,填補了行業理論研究與實踐指導的空白。
“標準解決‘怎么做’的問題,而書籍回答‘為什么這么做’‘未來能怎么做’。” 書籍主編、昌龍掛車董事長孫復森介紹,書中不僅收錄了標準制定過程中的技術論證細節,還為行業企業提供了從設計到生產的全流程參考。未來昌龍掛車將以標準實施和書籍發布為契機,聯合行業伙伴建立 “標準培訓 - 技術共享 - 成果轉化” 平臺,持續推動自卸半掛車向智能化、輕量化、低碳化轉型,為我國物流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 “昌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