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毅
去年8月,正興德“黃山莫問茶號徽茶博物館”正式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多年這是前茶一家集展覽、參觀、莊資體驗于一體的正興德茶文化博物館,本著發(fā)掘、多年保護、前茶傳承和弘揚黃山“云霧茶”非遺的莊資初衷,依托黃山豐富的正興德景觀、文化、多年生態(tài)、前茶物產等資源優(yōu)勢,莊資以平實而專注的正興德人文視角,記錄富有內涵的多年茶人茶事,為世人打開一扇了解黃山茶歷史、前茶感受徽州茶品質的窗口。在該博物館眾多的藏品、展品中,一份八十多年前,由天津“正興德”茶莊編印的《中國正興德茶莊章程樣本》(簡稱《章程樣本》)引起了筆者注意。
這冊天津正興德茶莊《章程樣本》1935年5月編印,高90厘米、寬130厘米,除封面、封底彩色印刷外,計有內頁20張(40頁碼),其中插圖多達50余幅,其文字和插圖內容涉及到了正興德茶莊的方方面面。《章程樣本》在封面刊印了正興德茶莊內部的彩色效果圖以及正興德大樓的黑白圖片,封二刊印了正興德“公以謀利,信以經營,誠以待人,懲以服務”的號訓,“大量生產,新法制造,嚴固包裝,直接供應,廉價推銷”的營業(yè)方策和“本互助的精神,守勤儉的信約,屏除一切浮文,鍛煉高尚人格,盡我勞動職責”的職員箴約。同時還公示了天津“正興德”總店、第一支店、第二支店以及機器制罐部和天津倉庫的地址、電話,公示了福州制造總廠、支廠,杭州制造廠和龍井、羅源、浮山以及安徽黃山、六安、蘇口、霍山、龐畢、竹嶺、屯溪分廠地址等信息。
《章程樣本》在內文伊始,刊發(fā)了正興德茶莊總經理穆雅田撰寫的“引言”:“不佞從事商賈,垂六十年矣,目擊興衰之實況,深感人事之滄桑!其成敗存亡,雖隱隱有數(shù),而吾人懔于古道之信立主義,嚴于兢兢勤勞宗旨!認定時代之趨向,審查潮流之變幻,人為的力量,未始不能勝天,要在人之自為耳。語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其斯之謂歟?不佞濫竽茶業(yè),窮畢生之精神,致志于斯業(yè),爰舉其梗概,以為引言:考吾國茶葉由來已久,遠在中古時代,興于晚唐,盛于宋代,其后相繼發(fā)明,至清咸同年間,始輸于歐夷,至光宣民初,乃大昌明,論其大體,可劃分為四個時代:(一)中古時代,為初萌期,只采用之以為祭祀,與薦禮,或為藥味之備用,而已。(二)發(fā)明飲料時期,自唐而后,曾有嗜茶兼發(fā)明人,陸鴻漸王濛蔡君謨等,精制團餅茶葉。(三)元明清初為素茶時期。(四)民國初以來,迺有多種茶葉發(fā)明,A紅茶B素茶C綠茶D珠蘭茶E香片茶F白毫茶G綠珍眉茶H普洱團餅茶I磚茶J千兩茶,此十種茶葉,求其暢銷普通者,只有素茶、紅茶、香茶而已。素茶銷長江流域,紅茶銷西北歐美,香片茶銷東三省、冀魯豫數(shù)省。”
穆雅田還充滿自信地在“引言”中寫道:“本莊專以香茶為營業(yè)大宗,素茶紅茶不過占十分之三四焉,茲就香片茶言之,其口味實有不同之優(yōu)點,其優(yōu)點之由來,則在熏制之技術。近年來吾國海外茶品貿易,紅茶出口,受印度錫蘭之英茶沖持而日減;綠茶市場,又被日本所攫取,而國內屢遭不靖之影響,出產日步困難,遂致銷場不振,日見落后矣。所望于吾業(yè)同人,日求精進,對于華茶之美質,盡量發(fā)揮,對于國人之認識,應灌注其樂用之思想,宣揚其制造之情況,蓋飲茶有百益而無一害,關系人之康健匪尠,若人人均有飲茶常識,屏絕一切毒的嗜好,則需量加增,產額亦豐,佐以宣傳之輔助,國產復興,庶有豸乎。”文后有“正興德茶莊總經理穆雅田謹識”以及“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五月中瀚”字樣。茶商穆雅田八十多年前的文字,于今天的茶界同人來說,仍然是有著參考或借鑒的價值。
《章程樣本》在內文的結束部分,刊發(fā)了正興德茶莊廣告部主任許魯真的“編后小言”。“本冊草率編成,其中魯魚亥豕,自必遺誤百出,鄙人才拙襪線,逐蠅頭于市塵,自幼失學,長無明教之自修,習業(yè)本莊,蹉跎十有數(shù)年。間嘗搜集各種茶葉研究問題,時以為憂,爰就余頁以抒愚見:(一)茶葉出口之衰落,盡人皆知,考之各國茶質,從無有能與華茶抗衡者,國茶天然之美質,地理氣候之適宜,亦世所公認,然英日之發(fā)達如彼,我之失敗如此,何以致之?撮言之,不外我之制造不進化,茶商不知改良,國家無專門指導,加以裝潢不法乎科學,宣傳無國際力量,遂一蹶不振,噬臍何及!試以日本出產言之,以前不過靜岡長崎數(shù)地,今則臺灣亦遍植茶園,產銷有國家之領導,輔助販賣,有合作之機關,裝潢技術,宣傳方法,制造之精良,保藏之美備,無不一合現(xiàn)代之科學原則,故其興也,一日千里!使人瞠乎其后。再以錫蘭茶葉言之,本亦蕞爾之島,然其產量驚人,出人逆料之外,一九三二年,紅茶輸出,有二萬萬五千二百萬磅,綠茶輸出,有五十萬磅(見工商半月刊五卷十六號)其宣傳機關,有國家廣告局,經費則由國家稅下支出之。至于英國著名茶商,為利浦頓氏,據(jù)海外通訊,該茶在美最盛,幾于無人不知,利氏常在美舉行賽船游戲,每次消費金錢恒達數(shù)百萬元,當舉行之際,全美報紙,均記載利氏之消息,其名隨之而益彰,美人一飲茶,則曰利浦頓氏,該牌茶在中國亦有銷路,論起價格,每磅竟至四元有奇,比之吾國之紅茶,其品質,則吾之好,其價格,則彼之高。其得利奚以倍之蓗計,吾人徒羨之而不效之,其又何益,語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吾人自以上觀之,則知出口之衰落矣;(二)國人不知提倡飲茶也,嘗見飲茶之人,多喜賤價,而不加以分析,及問其產自何地?采制何法?十有九而不知,且或目之以消耗品,此種見解,誠屬大謬,蓋人之生活,凡衣,食,住,行,無不在消費范圍之內,第問其費者程度,耗者何物耳,吸雪茄,飲香檳,宴則參翅,衣飾則洋貨,此皆舶來品也,多一文之耗費,即一文之流出,國家即減少一文之經濟力量。惟吾茶葉,既出產于荒山巖嶺,采于不生五谷之石田,即比之制酒廢糧,種煙棄地,猶難同日而語也。吾人每日飲茶,以十碗計,消耗不過一分錢,在個人極為有限,矧飲茶能輔助身體之康健,增加國產之繁榮,補助人民之生計,能預防一切其他不良嗜好,人人均抱此思想,何患乎國產之不興也,惜國人自身尚不提倡,出口更談不到矣,故吾敢大聲疾呼曰!欲提倡國產,先自國人始!欲補救入超,先自絲茶出口始!請全國注意及之,以上兩端,系犖犖大者,至于其他細節(jié),限于篇幅,恕未盡其詳,本莊只有以本身之力量,以為局部服務,竭其在我而已矣。”
《章程樣本》還刊發(fā)了《正興德簡史》,用簡潔的文字介紹了它興旺發(fā)多的歷程。“正興德茶莊,成立于西歷1738年,迄今已有二百年,初創(chuàng)規(guī)模微簡,營業(yè)平淡,然其原動之經濟力,向系獨資計劃,故得以深固基礎,日漸進化與發(fā)達。至十九世中葉,遂在各茶山,安設采辦處,其時茶葉銷路漸旺,海外貿易亦有出口,本莊營業(yè)已臻中盛時代,民國紀元前十年,更設香茶制造廠于河南周口寨,后以香茶為大眾所嗜好,遂又在福州設制造總廠,杭州綠茶分廠,并設立保定、北平滄縣分號,民十五年更創(chuàng)天津法租界支店,營業(yè)乃大增加,為全國所推崇,而本莊更為自勉自勵,竭力發(fā)明,同時擴充福州支廠,杭州龍井支廠,黃山、大方、街源、六安、霍山、徽州各茶山采辦處六十余處。民二十三年,全國鐵道出產展覽會,本莊因創(chuàng)制新牌茶,頗受各界贊譽。為推廣全國銷路起見,特設新牌茶發(fā)行所。總之本莊二百年來,其固有之榮譽,惟以忠信誠懇為金科玉律,自后仍當遵此方策,以貫徹始終之目的,尚希各界時賜南針,俾資永存于社會,而得以久遠服務于時代也!”
《章程樣本》還刊出了“正興德”茶葉參加鐵道部全國鐵路沿線生產貨品展覽會以及天津第一次國貨展覽會的獲獎獎狀、獎章、獎證以及實業(yè)部天津商品檢驗局化驗證書等;同時還刊出了“正興德”茶莊的職員宿舍、浴室、餐廳圖片,這在當時的茶業(yè)同行中是絕無僅有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