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司心鵬 通訊員 史晶 孟麗娟 報道
6月10日,心安校園第八屆中國家長大會在濱州職業學院開幕。濱州當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魯勇走進心安城市研究中心時,職業治理之路大屏上跳動的學院“青少年心理安全感指數”實時曲線引發關注—濱州市16-25歲群體心理危機干預成功率達93%,這組數據不僅展現了濱州在“心安城市”建設中的打造點亮深耕成果,更成為高職院校反哺社會治理的教育鮮活注腳。濱州職業學院主動擔當“心安城市”建設的心安校園高校使命,從“安身、濱州安業、職業治理之路安居、學院安康、打造點亮安心”五個維度精準發力,教育以“五安”樣板為根基,心安校園構建“心安校園”育人體系新范式,濱州為師生營造安全穩定、職業治理之路和諧舒心的校園環境。濱州職業學院用“五安”建設的扎實實踐,為新時代職業教育服務社會治理提供了可觸摸的“濱職樣本”。
第八屆家長大會在濱州職業學院開幕,魯勇一行指導工作
“安業”賦能鏈:從校門到職場的無縫銜接
魏橋創業集團生產車間內,轟鳴的機器旁,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劉藎一俯身觀察智能紡織設備,手機鏡頭定格傳感器安裝細節。這場書記校長帶隊的 “破冰之旅”,開啟了校企協同育人的新路徑。根據企業需求催生出“魏橋訂單班”,機電工程學院學生張力成為首批學員,在企業導師指導下參與生產線改造項目,為企業節約成本120萬元。畢業前就收到月薪6000元的錄用通知“書記帶回的崗位需求,讓我的技術有了用武之地。”
6月28日,在“就選山東”省級招聘活動的校園招聘會現場,數控技術專業學生劉陽攥著簡歷在“渤海活塞”展位前排隊。企業HR指著展板上的校企合作成果:“這臺發動機缸體的精密加工工藝,就有你們學校畢業生參與優化。”半小時后,劉陽拿到實習offer。這場招聘會吸引50家企業入駐,提供1000余個就業崗位,涉及海洋化工、機械制造、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建筑工程等諸多領域。畢業生主動咨詢崗位詳情、積極投遞個人簡歷,企業負責人圍繞薪資待遇、職業發展等進行細致介紹,300余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供需雙向奔赴,為畢業生就業注入“強心劑”。
“就選山東”省級招聘活動暨濱州職業學院2025年畢業生招聘會現場
“安居”生活圈:細節里的校園煙火溫度
深夜 11 點,“一站式”學生社區7號樓駐樓輔導員翟瀟的手機彈出消息“307 宿舍水管漏水”。5分鐘后,她帶著維修師傅和備用熱水壺出現在門口。“翟老師像姐姐一樣,上次發燒她凌晨背我去校醫院。”經濟管理學院學生林曉雨指著 “心愿墻”上補辦學生證的便簽說。47 名駐樓輔導員的辦公桌上常備針線包、急救箱,成了學生的 “深夜暖心角”。
一站式學生社區實景圖
濱州職業學院持續升級“安居”校園體驗:投資30余萬改造“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投資12億元推進南校區建設,建成智慧教學樓、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12個項目,完成8公里雨污分流管網改造,校園綠化覆蓋率提升至42%。改造20棟公寓暖氣系統,引入智能門禁,3個食堂實現“明廚亮灶”全覆蓋,日均供應200余種菜品,通過“食安濱州”平臺實現食材溯源,讓該校師生住得舒心、吃得放心。
“安康”成長場:汗水與心靈的雙向奔赴
“前方500米模擬傷員救助!”軍訓教官的指令響起,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學生孫昊背著模擬傷員穿越灌木叢,用剛學的止血包扎技術完成急救。“我從沒走過這么遠的路,腳磨出泡時是戰友背著我走的。”孫昊展示軍訓日記里的合影,背景是凌晨4點拉練途中拍到的日出。如今他成了校國旗護衛隊成員,體質測試從“及格”躍升至“優良”。
新生40公里校外軍訓拉練
濱州職業學院創新打造“安康”身心雙健育人范式。每年組織20公里軍訓徒步拉練,設置野外急救等實戰項目。該校創新打造“安康”身心雙健育人范式,構建“軍事訓練+智慧健康+陽光體育”體系,每年組織40公里軍訓徒步拉練,設置野外急救等實戰項目,“濱職線上健康驛站”整合三甲醫院資源,累計完成1.2萬人次心理篩查,學院發起“陽光計劃”,組織陽光早操,開發“晨”浸式早操八段錦等課程,學生出勤率達95%,體質優良率提升至38%,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安身”防護網:智慧聯防下的立體安全屏障
“宿舍陽臺玻璃裂了,報修后2小時就換好了!”清晨,護理專業學生林曉雨發現陽臺玻璃出現裂痕,立即通過“一站式”服務大廳小程序報修。讓她意外的是,維修師傅不僅帶著新玻璃上門,還主動檢查了同樓層其他宿舍的窗戶。“師傅說系統顯示這批次玻璃有老化風險,要全部排查。”林曉雨指著維修單上的“舉一反三”備注,這種從“單點維修”到“系統排查”的轉變,源于該校對“接訴即辦”機制的升級。
打造學校接訴即辦平臺
濱州職業學院全力打造“安身”智慧安全防護網。構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安全體系,全力打造全員參與、全天守護、全方位覆蓋的立體化校園治安防控體系。升級校園監控系統,借助AI智能分析技術,實現教學區、宿舍區、食堂等關鍵區域的無縫覆蓋,對異常行為進行實時精準預警,大幅降低安全隱患發生率。升級“接訴即辦”機制,“接訴即辦”回復率達到100%,設立“一站式”服務大廳,整合8個部門資源,學生訴求平均辦結時限壓縮至48小時,12345工單量同比下降45%,滿意率達93.16%,為該校師生筑牢安全屏障。
“安心”守護網:五級聯動下的心靈港灣
“老師,我覺得自己很失敗,做什么都做不好。”數控專業學生劉輝滿臉沮喪地走進心理咨詢室,向咨詢師傾訴著自己的煩惱。咨詢師張老師微笑著傾聽他的講述,遞給他一支畫筆,說道:“別著急,先試著把你現在的心情畫出來。”在繪畫過程中,劉輝逐漸打開心扉,將內心的焦慮和困惑通過線條和色彩表達出來。
濱州職業學院打造的“心語心安”品牌,以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為核心,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心理支持。該校實施的五級心理育人機制,涵蓋了學校、學院、班級、宿舍和學生個人五個層面,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心理防護網絡。在班級層面,心理委員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機電工程專業的心理委員陳家興,經常組織班級同學開展心理健康主題班會和團體輔導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我發現很多同學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心理問題,但大家往往不知道如何應對。作為心理委員,我會及時將同學們的情況反饋給老師,并組織大家一起學習心理調適的方法。”陳家興說。
“藍信為舟,渡愛遠航”心理公益活動
舉辦“PAO掉壞情緒,健心向未來”主體健心跑活動
濱州職業學院還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月活動,通過專題講座、心理劇表演、心理知識競賽等形式,向全體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這些活動覆蓋了1.8萬人次,營造了濃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同時,該校引進“阿寬老師AI機器人”,實現AI賦能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心理服務。通過五級心理育人機制的有效運行,該校成功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撐起了“保護傘”,讓學生在安心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可觸摸的“心安”答卷
這些浸潤在日常中的鮮活場景,正是濱州職業學院“五安”建設的生命力所在,從車間里的訂單班到宿舍樓的輔導員,從操場拉練到云端咨詢,每個角落都在訴說著同一個故事:當教育真正扎根于人的需求,“心安”便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成為可觸摸、可感知的成長溫度。濱州職業學院的“五安”建設不是抽象概念,當職業教育深度融入城市發展血脈,當校園治理經驗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這所職業院校用場景化的育人實踐證明:心安之處,既是求學成長的校園,也是共建共享的城市家園。其探索出的校社治理融合模式,正在為教育強國建設書寫著生動的“濱職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