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新茶飲的卷市跨界融合從未停止。今夏,老企鹿賽融合傳統茶文化與現代精釀工藝的業逐創新飲品——茶啤,正悄然走紅,混搭成為茶飲與酒飲行業共同矚目的茶啤場新熱點。
茶啤混搭成行業新風口
從文人墨客的“茶酒同席”,到民間節慶的卷市“以茶代酒”,茶與酒自古便在中國人的老企鹿賽社交、禮儀等多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業逐 在《本草綱目》里,混搭也提到過一種將茶葉與酒曲等混合發酵制成的茶啤場新“茶酒”,可見二者交融早已有之。熱席
2008年,娃哈哈推出的“啤兒茶爽”曾是中國市場對茶酒混搭的早期探索。這款無酒精飲料試圖融合啤酒的麥芽香氣與茉莉綠茶的清爽,卻因定位模糊陷入尷尬——既非啤酒也非純茶飲,而是碳酸飲料,最終因消費群體不明確、容易誤導消費者等原因一度停產。
可見,缺乏文化根基和工藝支撐的簡單混搭難以打動市場。如今的茶啤,被現代精釀啤酒工藝賦予了全新的表達形式,其本質是精釀啤酒的細分品類,通過冷萃萃取、慢工發酵等技術,將茶葉、水果等風味物質融入其中。
這一轉型成功的核心,一方面在于精釀啤酒市場的成熟,另一方面,近年來消費者對茶風味產品的認知通過新茶飲品牌進一步普及,有效降低了茶啤的嘗鮮門檻。在各大飲品店、酒吧以及電商平臺上,茶啤的身影越來越常見。
新老企業同臺競技
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在過去幾年中,茶酒市場年增長率達到了20%以上,遠超傳統白酒和葡萄酒等傳統酒類市場的發展速度。電商平臺數據亦顯示,2024年京東雙十一茶啤銷量同比激增5倍,抖音茶啤類目連續霸榜酒類前十。面對茶啤這一新興市場,新老企業紛紛加入競爭,呈現出同臺競技的熱鬧局面。
傳統酒企、茶企憑借其成熟的制作工藝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迅速推出了自己的茶啤產品,例如河南金星啤酒集團推出的金星毛尖中式精釀啤酒、青島啤酒的琴大師系列茶啤、百威的“花生烏龍茶啤”、燕京啤酒的獅王精釀國風茶啤等,甚至連做茶葉起家的吳裕泰也與雙合盛共同推出“茉莉花茶精釀啤酒”。
新零售與餐飲品牌也不甘落后,憑借對年輕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把握,在產品創新和營銷方面下足了功夫。在浙江縉云,有企業創新推出的“黃茶+啤酒”產品,上市僅兩個月銷售額就突破300萬元,售出2萬多件,為縉云黃茶銷售開辟了新賽道。今年4月,三只松鼠推出“孫猴王”精釀啤酒,包括毛尖茶啤、茉莉茶啤、龍井茶啤等。此外,盒馬、胖東來等零售商家、餐飲商家海底撈,也在跟風入局茶啤賽道。
年輕力量成消費主力軍
茶啤獨特的混搭風格、時尚的包裝設計,正好契合了年輕人的消費需求,讓其與傳統啤酒消費形成鮮明對比。中研普華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精釀啤酒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Z世代貢獻了65%銷售額;金星毛尖等中式精釀消費者中,女性占比近60%;蜜雪冰城旗下“鮮啤福鹿家”更是精準定位18-35歲女性微醺場景。
茶啤的興起,為茶產業和精釀產業開辟了“第二增長曲線”,讓原本相對獨立的兩個產業找到了新的結合點與增長點。然而,在快速發展的背后,茶啤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產品標準的缺失導致市場上茶啤品質參差不齊;同質化嚴重使得消費者難以辨別差異,容易產生審美疲勞;部分品牌借勢區域公共品牌進行宣傳時,還存在著侵權風險。隨著夏季消費旺季的到來,茶啤能否突破重重阻礙,從區域爆款進階為國民飲品,這不僅考驗著企業的創新與堅守,也有待市場和時間的進一步檢驗。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歐曉嫦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