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阜陽“阜陽大姐”程飛群站在水中守住窨井口;驚濤里,市凡“玉米阿姨”劉玉榮跳入海中拼力施救落水者;危急時,人善快遞員唐亞楠奮不顧身跳河救起落水女孩——三位阜陽人的舉最善舉,引起全網關注、動人感動億萬國民。阜陽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市凡壯舉,卻在危急時刻展現出最動人的人善人性光輝。
凡人善舉,舉最最動人心。動人從開飯店的阜陽個體戶到街頭的小攤販再到快遞員,從阜陽街頭到青島海邊再到舟山市的市凡河畔,他們用勤勞的人善雙手拼搏平凡的生活,面對危難時迸發出超越常人的舉最勇氣,用最直接的動人行動彰顯了“凡人善舉”的分量,詮釋了刻在潁淮兒女骨子里的善良與擔當。
千載名城的阜陽擁有千古名相、千年伯樂、千萬人民,“管鮑之交”的誠信佳話流傳千年,“潁多君子,孝義其首”的古訓浸潤人心。古道熱腸、重情重義,在代代相傳中成為城市基因的重要片段。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崇德向善,已潛移默化地融入潁淮兒女的日常生活。
從個體閃光到群體效應,阜陽的“好人圖譜”日益清晰:1位時代楷模、12位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者、29位省級道德模范及提名者、136位中國好人、169位安徽好人。一連串位居全省前列的數據,一個個身邊好人、一件件凡人善舉,在一次次溫暖人心的同時,體現著“暖城阜陽好人多”的城市特質。
從“好人現象”到“好人之城”,阜陽,一直傳遞著溫暖與力量。這種力量,不僅是城市文明的高度,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生動注解——真正的文明,在舍身救人的瞬間,在舉手投足的善意里,在每一個普通人對良善的堅守中。(徐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