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歷史的來這里長河中,家譜不僅是感受記錄家族血脈的珍貴文獻,更是家譜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橋梁。阜陽市圖書館四樓的文化“特色家譜館”,目前收藏了近20種、魅力約200冊家譜,來這里每一本都是感受對家族歷史的精心編纂,每一頁都蘊含著深厚的家譜文化底蘊。近日,文化記者走進這個充滿故事的魅力場館,聆聽歷史回聲,來這里體驗家譜文化的感受魅力。
收藏家譜近20種、家譜約200冊
《潁州甯氏族譜》《王氏宗譜》《鄭氏族譜》《潁淮朱氏族譜》《祁氏家譜》《潁東區杜氏族譜》《潁州羅姓族譜》……近日,文化記
者在市圖書館四樓“特色家譜館”看到,魅力櫥窗里展示的特色家譜達十幾種。
《阜陽潁東程氏支譜(程文炳家譜)》被單獨設立一個展區。這里展示的程文炳家譜共計8冊,已傳承百年,內容翔實,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這些程氏支譜由程家后人于今年3月8日捐贈給市圖書館。
潁東程氏聯誼會負責人程傳飛表示,此次捐贈是程氏后人的共同決定,希望為阜陽地方歷史文化研究貢獻一份力量。
9月25日,以冉健為代表的六位冉氏族人,將《阜陽冉氏家譜》捐贈給市圖書館。“冉氏在阜陽是個大家族,此次捐贈的2024版《阜陽冉氏家譜》,內容以阜亳兩地的冉氏族群為主體,以1999版《阜陽冉氏家譜》為基礎,根據人員變化進行了修訂和完善,為市圖書館館藏增添了重要的一筆,豐富了阜陽地方文獻資源?!笔袌D書館館長蘇允雅說。
蘇允雅介紹,原來在老館時,館內家譜收藏較少;新館開館以來,他們積極面向社會各界征集各類書籍、資料等,其中包括部分市民捐贈的家譜。目前,市圖書館已經收藏家譜近20種、約200冊(含副本)。
家譜里面故事多
由于市圖書館“特色家譜館”知曉者不多,很少有市民前來查詢或閱讀,因此,記者有幸成為該館首批查詢借閱者之一。不過,借閱前需要在前臺進行登記,且借閱的家譜不能帶走,只能在現場的閱讀區閱讀,看完后當場歸還。
記者借閱的是一套《阜陽潁東程氏支譜(程文炳家譜)》。翻閱這套家譜,除了續譜、“姓氏所自出”、家族碑墓及祠堂記載、字派命名等內容外,更有不少內容涉及家族姓氏起源、家族歷代先輩賢人的事跡等。如這套家譜中有程氏對聯:“明道伊川分派久,福山潁水振家聲”“伊川分世派,潁水振家聲”,說明潁東程氏這一支,屬于河南“二程”(程顥、程頤)后裔潁東程氏分支;還有“程子之歌”,里面提到的典故和人物,如“程嬰救孤”、程咬金等,都是人們熟知的。
家譜中還記載了程氏先人的賢德與功績。如“程本仲尼,傾蓋論交”,程氏家譜記載,程本是春秋時著名哲學家,曾與孔子相遇,孔子卷起車蓋與他談論學問,越談越投機,并稱他是“天下賢士”;“程邈坐獄,改篆為隸”說的是程氏先人程邈,本是秦朝一個小官,曾當過縣獄吏,負責文書一類差事。因他性情耿直,得罪了秦始皇,被關進了云陽獄中,他在獄中將篆書改革為隸書等;“我祖顥頤,洛學奠基”,是說程顥與其弟程頤同學于周敦頤,共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世稱“二程”。
在這套家譜中,尤其詳細記載了程氏“一門三提督”的事跡。比如,清末著名愛國將領程文炳是潁東區棗莊鎮海孜村人,歷任九江鎮總兵、壽春鎮總兵、湖北提督、福建陸路提督、長江水師提督。清末國難之際,他主張抗日、抗法,對外拒降拒賠,堅持教育救國,振興民族經濟,彰顯了一代名將拳拳愛國心。
通過展陳及工作人員介紹,記者得知,家譜具有明辨世系、尊宗敬祖、尋根留本、承前啟后、敦親睦族、凝聚血親、治家齊國、教化子孫、傳承歷史、開創未來等作用。
研究與利用剛起步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唯三代上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边@里的譜牒,就是古代記述氏族世系的書籍。一個氏族,無論是母系氏族還是父系氏族,都是具有血緣關系的同一姓氏人群,也就是一家人?!叭弦印?,即夏、商、周三朝以前,也就是炎、黃、堯、舜、禹時期,甚至是更久遠的時期。司馬遷寫《史記》時,對這些上古歷史時期的“年紀不可考”,就“取之譜牒舊聞”,到家譜的記載中去查找。
工作人員介紹,家譜包括宗譜、族譜、祖譜、房譜等,是系統記述某一同宗共祖血緣關系集團的世系、人物和事跡等方面的歷史圖籍,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它與方志、正史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歷史大廈的三大支柱,屬于珍貴的人文資料。
家譜文獻對于研究阜陽姓氏文化及宗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并且有不少可與方志、正史相互印證,有的還能提供線索、豐富正史內容、辨誤存真。
蘇允雅介紹,目前館藏的市民家譜、族譜等數量還是偏少,對家譜的研究和利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尤其是缺乏相關家譜研究人才。
“我們正努力為市民搭建查詢、研究家譜文化,‘認祖歸宗’的平臺。待市民捐贈的家譜數量較多時,將考慮與方志部門合作,加大對家譜研究與利用的力度?!碧K允雅說。(記者 儲繼明 文/攝)
鏈接
市民怎樣捐贈家譜
市圖書館制定了《阜陽市圖書館接受文獻捐贈及入藏管理辦法(試行)》,積極面向社會各界征集各類書籍、資料等,其中就包含家譜。
捐贈方式有三種:到館捐贈,郵寄捐贈,以及撥打電話0558-2265113進行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