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烤驗市民撐傘過馬路。未天
市區豐海路的泉州瀝青路面出現“下蜃景”的景象,路面望去像有一灘水。持續
11日中午,高溫市區寶洲街,面對市民抗暑武裝出行。事項
來自市氣象臺的注意消息,昨日起至20日,烤驗泉州市將迎來持續性高溫。未天那么,泉州在高溫天氣里,持續市民生活起居應該注意些什么?行車怎樣才能保證安全?記者多方采訪,高溫請專家為市民支招。面對
天氣 未來十天還是事項高溫
昨日,伴隨著刺眼的陽光,我市迎來又一個高溫日,午后我市部分鄉鎮最高溫度超過了36℃,德化水口鎮更是達到39.0℃,為全市最高。預計今明兩天,副熱帶高壓將繼續盤踞在我市上空,全市以多云到晴的天氣為主。高溫繼續發力,氣溫節節攀升,近期大家要做好和高溫天氣打持久戰的準備。
市氣象臺昨日10時40分發布信息專報,昨日起至20日,我市大部分鄉鎮最高氣溫可達35℃以上,其中南安、安溪、永春、德化、洛江和泉港的局部鄉鎮可達37℃至39℃;提醒關注持續性高溫對電力供應、水資源配置、人體健康和農業生產等的不利影響,特別是戶外作業人員要盡量避免高溫時間作業,縮短連續工作時間,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生活 衣食住行注意防暑降溫
面對酷暑高溫,市民該如何應對?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廖立行建議,市民要適當調整作業和出行時間,盡量避開在10:00—14:00這一高溫時段作業或出行,應在口渴之前就補充水分,最好攜帶清涼的消暑飲品。要穿寬松、透氣性能良好的衣服,佩戴必要的遮陽工具,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切忌在太陽下長時間裸曬皮膚。如果皮膚出現紅腫等癥狀,應用涼水沖洗,嚴重者應到醫院治療。一旦出現頭暈、惡心、口干、迷糊、胸悶氣短等癥狀時,要立即休息,喝一些涼水降溫,病情嚴重應立即到醫院治療。
廖主任提醒,市民忌受熱后“快速冷卻”。有的人脫離高溫環境后喜歡開足電風扇、空調,或立即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也不能大量吃冷飲,因為人體局部的溫度突然降低會影響到各系統功能的正常運行。
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有規律地生活和工作,增強免疫力,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廖主任建議,高溫天氣里,市民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魚、肉、蛋、奶和豆類;盡可能多吃雜糧、粗糧、水果與蔬菜,要多吃黃瓜、絲瓜、冬瓜、苦瓜、西瓜等涼性蔬菜和水果,吃荔枝、榴蓮等熱性水果一次不要太多,同時要盡量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提醒 這些物品不能放在車內
泉州消防救援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全市共接到車輛(不含電動車、摩托車)火災報警201起,其中有些就是因為車內放置的易燃易爆物品在高溫下燃爆引起的。他提醒,天氣逐漸炎熱,汽車長時間停放在高溫下,車內很多不起眼的小物品都會成為安全隱患,因此不要在車內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以免車內溫度過高產生火災隱患。
首先是打火機,打火機的主要成分是液態丁烷,當車內溫度高達60℃以上時,劣質的塑料打火機外殼將因不能承受液化丁烷的氣體膨脹而產生爆炸。如果爆炸時,打火機碎片與汽車內飾材料產生火花,有可能在密閉的車內造成自燃,后果不堪設想。
有些車主為了凈化車里的環境,會在車內放置香水。香水的主要成分是香精、酒精以及水分,酒精含量在40%到80%之間。在車輛空間密閉、空氣不流通的情況下,小小的一瓶香水可能就是一枚“定時炸彈”。水晶或玻璃材質的香水瓶,在太陽暴曬下,會形成類似放大鏡的聚焦效果,若聚焦在易燃物品上將非常危險。
老花鏡同樣是不宜放在車內的危險品。因為老花鏡屬于凸透鏡,容易將光線聚在一起,如果長時間聚焦光線,導致焦點溫度過高,可能會烤壞車內的塑料飾板,甚至導致車輛自燃。發膠、剃須泡沫、殺蟲劑、空氣清新劑等罐裝噴霧劑,之所以能將罐內的液體噴出,就是因為罐內的壓力非常大。同時,罐裝噴霧劑本身也都是易燃品,如果在車內被暴曬,也有爆炸的隱患。
此外,碳酸飲料也屬于危險物品。夏天車內溫度很高,在車內長時間放置,碳酸飲料中含有的大量二氧化碳容易膨脹,嚴重時還會沖破瓶身引起爆炸。電池、充電寶等物品在說明書上都已經標注,不能在高溫地方使用,在暴曬的情況下極易發生爆炸。(泉州晚報記者 吳志明 通訊員 吳文霞/文 陳曉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