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明城明實在金寨縣紅軍廣場,市側志愿者為群眾提供磨刀等便民服務。暖人
今年以來,金寨建全記文踐服金寨縣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縣創心創新開展形式多樣的國文文明實踐活動,將貼心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明城明實讓文明新風吹遍紅色沃土。市側
4月2日,暖人在紅軍廣場舉辦的金寨建全記文踐服“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中,縣文明辦聯合梅山鎮組織志愿者為居民群眾提供磨刀、縣創心理發、國文義診等便民服務,愛心義賣攤位前人頭攢動。
2025年4月25日,金寨縣中醫醫院在桂花公園廣場開展中醫藥文化夜市暨文明實踐微集市活動,醫務人員、志愿者為居民提供中醫健康咨詢等便民服務。
4月25日和5月21日,縣中醫醫院在桂花公園開展的“文明實踐+中醫藥文化”夜市活動更是別具特色,中醫專家現場把脈問診,志愿者手把手教授急救技能,讓群眾在體驗傳統文化的同時掌握實用知識。與此同時,金寨縣著力打造“理響金寨”文明實踐特色品牌,堅持“青年講給青年聽”,依托“背包式宣講”這一靈活形式,組織青年宣講力量靈活穿梭于校園、社區、鄉村,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文藝展演、情景課堂等生動場景,打通理論傳播“最后一公里”。
2024年9月28日,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村民、導游小哥王良周(舉旗者),積極參與文明實踐活動,引導前往大灣村參觀的游客文明旅游。
在大灣村,一座集27個實踐基地于一體的文明實踐綜合體格外引人注目。這里將“茶旅融合”與文明實踐有機結合,開展科技培訓、文化展演等多元化服務,年接待游客70余萬人次,帶動農民增收1500余萬元。2019年以來,該村緊緊圍繞“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工作目標,持續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功能,積極引導各級資源下沉,推動紅色文化傳承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有機融合,打造了鄉村振興新畫卷。
“群眾需要什么,文明實踐就提供什么。”金寨縣構建了“中心、所、站”三級陣地網絡,打造500多個便民服務點。創新開展的“文明金寨”社會治理有獎舉報活動,辦結群眾訴求1.3萬余條,辦結率達98%。針對特殊群體需求,實施“牽手夕陽”“眾善呵護包”等50多個特色項目,讓文明實踐更有溫度。(明靚 宋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