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
高溫熱浪覆蓋河南
異常高溫加劇“三伏”的冷經濟火辣度
高溫下
河南的“制冷產業”火力全開
現場
制冰廠已滿負荷運轉4個月
8月4日,高溫熱浪依然在持續中。高溫
中牟新區萬邦國際物流市場附近,全國眾邦制冰廠的每臺工人們正忙得“熱火朝天”。廠區外面,冷柜前來拉冰的有臺冷鏈廂式冷藏車排隊等候。廠區里面,河南排列整齊的冷經濟冰塊被緩緩推出,等待在出冰口的高溫工人用專業設備,將冰塊一塊塊運至另一側的全國運輸通道。
通過一條類似傳送帶的每臺兩側做了隔擋的設備,冰塊滑至下面的冷柜運冰車尾部,再由工人一排排碼好。有臺由于天氣炎熱,河南工人們汗如雨下。冷經濟
“今年入夏以來異常高溫,我們制冰廠已經連續4個月滿負荷運行。”該制冰廠負責人劉志鵬說,工廠每天制冰150噸,分為100公斤和50公斤兩種,都是工業用冰。

眾邦制冰廠的工人正在運輸冰塊。
冰塊客戶80%都是萬邦的商戶。這些冰塊,將用來給蔬菜、水果、肉類、海鮮等生鮮食品降溫。根據未來的天氣走勢和萬邦商戶的需求,預計這樣滿負荷運轉的情況將持續到今年10月份。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鄭州市經開區的一家制冰廠內。根據制冰廠負責人介紹,進入夏季以來,冰塊供不應求,生產多少賣多少,每天能出貨兩三千塊冰。
產業
“榴蓮自由”背后的河南冷實力
截至目前,鄭州市今年的高溫天已超過40天。
持續的高溫熱浪給萬邦國際物流市場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不少產自東南亞的熱帶水果(榴蓮、山竹、椰青等)和國內南方的水果(荔枝、楊梅等),都需要通過冷藏運輸車、冷庫或工業冰塊冷藏和保鮮。
這些熱帶水果,其實早在進入國門的時候,就已經體驗了河南制冰力量的“冷藏服務”。
如今,消費者享受的“榴蓮自由”,得益于運輸成本的降低和冷藏技術的提升。鄭州凱雪冷鏈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市冷鏈裝備產業研究院院長龔毅說,凱雪冷鏈作為全系列冷鏈方案和設備服務商,近年研發投產的采用下出風技術和精準溫度控制裝置的鐵路冷藏集裝箱,已經應用在由熱帶水果東南亞原產地(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等國)經由萬象至磨憨,聯結國內各個陸港的冷鏈運輸專線上。

鄭州凱雪冷鏈股份有限公司的鐵路運輸冷藏制冷機組。
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中老鐵路通車后帶動了全面發展,中鐵特貨在全國尤其在南方地區布局了很多連接東南亞熱帶水果的運輸通道。凱雪冷鏈通過加強與中車長江、中鐵特貨等企業在鐵路冷藏集裝箱制冷機組國產化替代的技術合作,在用于果蔬冷藏保鮮的冷鏈裝備研發制造中持續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和市場推廣。
據介紹,作為全系列冷鏈方案和設備服務商,鄭州凱雪冷鏈股份有限公司產品覆蓋田間果蔬真空預冷機、速凍機裝置、商用冷庫系統、道路、鐵路和海運冷藏車(集裝箱)的制冷機組、商用凍冷藏展示冷柜、客車空調等全系列冷鏈設備。其中,冷藏車制冷機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際品牌第三名、國內品牌第一名。
龔毅說,他們公司生產的半掛拖車用制冷機組填補了國內空白,解決了國外“卡脖子”問題。尤其是新能源冷藏車制冷機組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全國銷量第一,包括純電動、混動、氫燃料電池和LNG冷藏車,為冷鏈食品、醫藥品等的冷鏈運輸保駕護航。
集群
“中國冷谷”熱火朝天
在商丘市民權高新區,有不少類似凱雪冷鏈這樣的制冷企業。
這里被稱為“中國冷谷”,“冰火兩重天”在高新區的智能制冷產業基地具象化了。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該基地已有100多家制冷企業入駐。
根據河南省制冷學會調研統計,全國每10臺家用冰箱、家用冷柜,就有1臺來自民權縣;全國銷量前10的制冷企業,民權就有4家;道路冷鏈物流運輸線上奔馳的冷藏車,每10輛就有6輛產自民權縣。
制冷產業鏈上的企業,集聚在“冷谷”之中。康拜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產冰箱和冰柜為主的企業,為冰箱和冰柜提供壓縮機這一核心部件的重點企業阿斯貝拉科技產業園,距離康拜恩不到3公里。
上下游的配套企業,正在加速集聚。制冷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保溫材料等核心部件供應商,也紛紛選擇落戶民權縣。專業化的鈑金加工、噴涂、物流服務等配套體系,也在日益完善中。
截至目前,民權縣已形成鏈條完整、協作緊密的百億級制冷產業集群,制冷裝備產業鏈產品所需的160多個零部件基本實現了全配套。
地位
四地形成“冷谷”集群
河南的“制冷能力”有多強?
全國每3臺冷柜,就有1臺產自河南。河南省制冷學會秘書長隋繼學說,河南制冷產業歷史悠久、基礎堅實,制冷產品線也非常豐富。可以說,河南制冷產業既是全國市場的主力軍,也是行業生態的構建者,其地位早已超越地域范疇,成為支撐中國制冷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之一。
目前,全省擁有制冷相關企業868家,冷鏈物流企業853家,數量分居全國第3、第12位。其中,鄭州、漯河、商丘、新鄉等地形成了“冷谷”集群,民權“中國冷谷”更是集聚制冷整機及配套企業368家。
通過產業鏈條來看,從上游的制冷壓縮機及制冷機組(凱雪、同鑫)、冷藏車(新飛、宇通、松川、澳柯瑪)、庫板(延津集聚29家企業),到中游的第三方冷鏈物流(雙匯物流、華夏易通、華鼎冷鏈物流、鮮易供應鏈),再到下游的食品加工及速凍(三全、思念、雙匯食品),“河南制造”已經實現從田間地頭到城鄉居民餐桌的全流程冷鏈閉環系統。
“如今,河南制冷產業已走過‘量的積累’階段 ,正邁向‘質的飛躍’關口。”隋繼學說,下一步的突圍方向,將瞄準高效、綠色、低碳、智慧、國際化的中原冷鏈高地。
下一步,將進一步推動“氨—二氧化碳復疊或載冷的制冷系統”“磁懸浮氣懸浮離心壓縮” “光伏發電+蓄冷技術”等節能技術在新建及改造冷庫中的規模化應用。“充分發揮區位、市場、科教、政策疊加優勢,讓‘豫冷’成為‘中國冷鏈’走向全球的一張金色名片。”隋繼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