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半,馬路蹲活柘榮縣零工商場的柘榮玻璃門被推開,茶農袁貴徑自走向自助服務機,到云端搶單指尖在屏幕上滑動,馬路蹲活一條條茶葉分揀、柘榮刀剪鍛打的到云端搶單招工信息躍入眼皮。
在工作人員章靜婷的馬路蹲活協助下,袁貴經過“寧德零工”小程序選中了東獅山茶廠的柘榮日結崗,手機隨即彈出開工導航,到云端搶單傭錢實時到賬的馬路蹲活許諾讓他眉頭舒展。
柘榮,柘榮這座藏在閩東山溝里的到云端搶單小城,正借力零工商場的馬路蹲活“數字翅膀”,破解多年來“春茶等人、柘榮閑時尋工”的到云端搶單工作難題。
在柘榮縣,刀剪制作、太子參加工、高山白茶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催生了很多季節性和臨時性用工需求。但是,傳統用工形式導致用工信息不對稱,權益膠葛頻發。
為破解困局,2024年12月,柘榮縣發動零工商場建造,將服務嵌入產業鏈,打造集招工、候工、維權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公益性渠道。
零工商場也讓求職者完成從“馬路蹲活”到“云端搶單”。
“曩昔蹲在路口等活,像留鳥似的跟著茶季跑。”在袁貴的記憶里,零工曾是風雨無阻的體力活。現在走進零工商場,冷暖空調室溫迷人,便民服務區的茶冒著熱氣。
直播帶崗區則是新式的工作推介舞臺。“其他主播是帶貨,我是帶崗。”工作人員董夢婷說,“柘里找活”直播品牌在當地已眾所周知。
現在,零工商場經過抖音、視頻號等渠道,每天都會推送招工信息以及人才引薦信息。主播熱心介紹著各個崗位的狀況,與網友實時互動,回答疑問。這種新穎的方法招引了很多求職者的重視,讓崗位信息傳播得更廣更遠。
零工商場讓務工者和企業完成了“雙向奔赴”。
在永德利刀剪公司的車間里,自動化出產線正在運轉。電焊火花四濺,機械臂精準操作,曩昔需求30人的流水線,現在僅需3人,出產周期從7天縮短至1天。
公司負責人池學偉剛簽下10名計件工。“咱們多半崗位都是零工,月薪能過萬元。”他指著窗外新完工的自動化車間解說,智能制作雖將30人的流水線削減為3人,卻衍生出設備保護、數據標示等新零工崗位。
到現在,“寧德零工”小程序已有注冊企業32家,包括力捷迅藥業、精浦泵業等本地龍頭企業,供給崗位172個。
“數字化不只提升了功率,更讓零工有了‘身份認證’。”柘榮縣民政和人社局副局長林惠裕介紹,渠道經過技術認證和信譽點評系統,為用工兩邊搭建起信賴橋梁。
暮色漸濃,柘榮縣零工商場的電子屏仍然閃耀。(見習記者 莊然 通訊員 陳麗彬 馬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