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星巴克推出自習室”登上熱搜,克開引發全網熱議。起免星巴克在華南地區多家門店試點“星子自習室”,費自不設消費門檻、氣氛組不限時長、正式轉正無需預約,星巴習室提供免費電源插座、克開溫水和Wi-Fi,起免部分門店還設有共享讀書區。費自
從“氣氛組”到“星子自習室”
早在2020年,“星巴克氣氛組”的正式轉正說法就在網絡上走紅——許多人帶著筆記本電腦、書籍來到門店,星巴習室點一杯咖啡就能坐上一下午,在咖啡香氣與輕柔音樂交織的環境中專注學習或處理工作。星巴克官方順勢發起“尋找星巴克氣氛組”話題,將消費者自發行為轉化為品牌符號,折射出人們對“第三空間”的核心需求:在家庭與職場之外,尋求專注與松弛并存的公共場域。星巴克此次正式推出自習室,正是對這一自發需求的官方回應。
與早期顧客自發占座不同,“星子自習室”通過明確標識、免費基礎服務和共享讀書角,將零散的學習需求集中孵化。目前,“星子自習室”已覆蓋華南多座主要城市,包括廣州、深圳、北海、海口等。以廣州為例,“星子自習室”主要分布在天河區、番禺區、海珠區等學校和補習班集中的區域。
星巴克還對此推出了優惠措施,如暑期期間,顧客分享自習照片可獲定制文具,早餐時段(如10:30前)消費享套餐優惠;部分門店任意消費后分享至大眾點評,還可領取限定圓珠筆。深圳門店實測顯示,自習區早間時段上座率同比增長40%,70%用戶會主動購買飲品。
從產品競爭“卷”向場景競爭
星巴克這一舉措并非行業首創,新茶飲品牌早已在場景化服務方面進行了諸多探索。奈雪的茶打造“書屋 + 茶飲”模式,在清華南門PRO店提供超千本圖書,并規劃了適合閱讀辦公的空間;喜茶在上海、北京等地的部分門店引入藝術裝置和展覽空間,定期舉辦小型畫展、設計師交流會,將茶飲消費與藝術體驗相結合;茶百道則在成都試點“茶咖融合空間”,白天提供茶飲和咖啡,晚上則變身小型自習室,配備靜音臺燈和隔音擋板,滿足學生群體的夜間學習需求。
憑借9.9元咖啡戰略,瑞幸、庫迪等本土品牌掀起了一場價格戰,星巴克中國面臨不少增長壓力。2025財年第一季度,其同店銷售額下降6%,連續第四個季度下滑。盡管第二季度有所回暖,但客單價持續走低。對此,星巴克在6月10日起,實行星冰樂、冰搖茶、茶拿鐵三大品類共計數十款產品集體降價。但有媒體調查,降價后的星巴克,有門店整體銷量提升,亦有門店反響平平。
通過延長顧客停留帶動潛在消費,或成為星巴克破局的關鍵一招。與2021年星巴克在上海來福士廣場店推出的高端付費會議室(每小時50-180元)不同,“星子自習室”以零消費門檻切入市場,精準回應了學生黨、自由職業者及備考人群對公共學習空間的需求,同時成功重塑品牌親民形象,積累社會好感。
然而,在社交媒體上,針對該事件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有網友擔憂“長期占座”問題:“如果人人帶水杯接免費溫水坐整天,真正想喝咖啡的顧客怎么辦?”。另有消費者直言:“不如把拿鐵降到15元來得實在?!?/p>
有廣州星巴克店員表示,自習室和飲品區沒有分開,大家會在一張長桌上學習,“可能在人流高峰期會有些吵?!痹趯嶋H運營中,噪音干擾、占座時間較長,店員需頻繁協調座位沖突等運營難題也一一浮現。未來,星巴克如何合理分配座位資源,平衡公益性與盈利性,仍是亟需解決的困境。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歐曉嫦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