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西南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5月20日下午,政法2025“全國主流網絡媒體重慶教育行”大型融媒體采訪活動走進西南政法大學,大學導實地走訪、創新現場觀摩,法學全景式感受這所法學名校如何構建理念與實踐深度融合的培養拔尖人才培養體系。
第六屆“中國—東盟法治論壇”現場。實踐
東盟英才博士學位項目授位儀式在西南政法大學舉行。西南
精準施教:打造多元培養路徑
學校設立涉外法治、政法科技法學等校級拔尖班,大學導同步開設公共法律服務、創新監察法學等特色班,形成“國家戰略+社會需求”雙軌培養機制。通過“四位一體”保障體系(專項機構、定制方案、經費支持、資源整合),實現個性化育人。創新推出“法學+英語”“法學+金融學”等8個校內雙學位項目,并與川外、重郵共建“法學+法語”“法學+網絡空間安全”等跨校聯合學位項目,打破學科壁壘。
實踐賦能:構建全鏈條培養體系
實施“西政金課行動”,開發《人工智能法學》《數據法學》等前沿課程,建設61門項目制實訓課程。推行“課堂前移”模式,組織學生在公檢法機關開展《律師核心法律實務》等現場教學。2024年首創研究院科研助理計劃,面向大一新生開放師徒制科研項目,打通本碩博貫通培養通道。
毓秀新苗學術沙龍“走進法庭科學”活動現場。
庭審進校園現場。
學術筑基:培育國際化法治人才
通過“西政新青年·學術活動月”“博雅菁英計劃”等平臺,構建“讀書會-學術沙龍-田野調查”全周期培養鏈。學生在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貿仲杯”仲裁辯論賽等國際賽事屢獲佳績,依托中國-東盟法治論壇、34家單位組成的區域國別法治共同體,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專業人才。
重慶兩江新區人民法院(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民法院)實習學生合影。
協同育人:搭建產教融合生態圈
聯合長安汽車、華為等企業共建智慧司法專業群,打造”國際傳播全媒體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平臺”。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陸海新通道運營公司等戰略合作,建立34個涉外實踐基地。設有中泰、中馬法律咨詢中心,實現人才培養與“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雙向聯動。
該校黨委書記樊偉表示:“我們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西政找到成長的賽道,讓法治人才培養真正對接國家戰略、回應時代需求。”
目前,這種“德法兼修、知行合一”的培養模式已培養出大批跨界復合型法治人才,為新時代法學教育改革提供創新樣本。(張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