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深圳訊(記者黃劼)暑假即將來臨,深圳市消暑期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近日發布暑期旅游提示,發布提醒家長學生在暑期旅游時警惕研學陷阱。旅游
根據平臺數據,提示今年暑期熱門旅游目的警惕地前10位是北京、上海、研學南京、陷阱廣州、深圳市消暑期成都、發布杭州、旅游重慶、提示青島、警惕長沙、研學西安。陷阱暑期旅行市場呈現兩大特征,深圳市消暑期一是長線化趨勢明顯,長線游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35%,西北環線因獨庫公路全線貫通成為爆款線路;二是主題化趨勢明顯,海濱避暑、美食探索等特色行程受游客青睞,三亞等沿海城市憑借“玩水+避暑”組合吸引游客,成都的火鍋、長沙的小龍蝦、奶茶等地通過味覺體驗贏得游客喜愛。
以往深圳市消委會節假日旅游投訴的情況顯示,消費者集中反映的問題有因天氣、突發疾病、自身原因取消行程退單,旅行社扣取高昂違約金;旅行社擅自變更行程安排,減少或更改旅游項目;導游、旅行社誘騙或強迫游客購物;旅行社未按合同約定標準提供住宿服務等。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暑期研學預訂情況在傳統“學府”研學持續火熱的同時,“自然派”研學異軍突起,自然探索與文化體驗項目較受歡迎,其中川西徒步、貴州探洞、呼倫貝爾草原等線路熱度較高。
為此,深圳市消委會提醒消費者,今年的暑期旅游,一要合理規劃行程,消費者需提前關注旅游目的地的氣象、交通情況等信息,科學安排出游時間和線路;游覽山區、河谷等區域需注意防范自然災害,避免前往極端天氣預警地區,準備好急救包、便攜雨衣等應急物品。選擇正規渠道提前預訂機票、住宿及熱門景點門票,以避免價格上漲或缺票風險。盡量避開熱門景點的高峰期,積極響應景區預約入園政策。二要簽訂規范合同,無論是跟團游還是研學游,消費者需選擇證照齊全的正規旅行社或平臺,簽訂書面合同,明確行程安排、交通、食宿標準、退改規則等核心條款,將商家的口頭承諾轉化為書面條款。
另外,要防范退票詐騙,警惕不法分子冒充航司或平臺客服,以“航班取消需改簽賠償”為由,誘騙消費者下載遠程操控軟件,竊取銀行卡信息實施盜刷。消費者需通過官方途徑或正規平臺訂購機票,當收到航班延誤或取消信息時,建議第一時間撥打航司官方電話核實信息的真偽,切勿輕易開啟“屏幕共享”等遠程操作。
消費者在旅游途中需理性購物,不輕信“老鄉店”等商家話術,對“限量特供”“清倉特惠”等饑餓營銷手段保持清醒認知;選購商品時需仔細核查商品價格、產地等信息,按需購買;特別在購買貴重物品時,應提高警惕并主動向商家索取發票等憑證。
隨著暑期研學游會增多,要警惕研學陷阱。據了解,《研學旅游服務要求》(LB/T 054-2025)已于2025年5月19日正式實施,消費者在選擇研學產品時要查驗研學機構是否具備《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確認適合對象、研學各環節工作人員配置、安全保障措施等細節;對“高端研學”“名校交流”等模糊表述需要在合同中將相關研學細節具體化,避免事后糾紛;同時建議對同類產品進行橫向價格比較,警惕超出合理范圍的“名校溢價”。
責任編輯:呂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