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世界的窗安慶紡織南村寓所,德國德國學者T. P.Wilkinson(中文名:魏三唐)正在伏案工作——用英語創作黃梅戲舞臺劇劇本,學者想用戲推讓中國“最美鄉村音樂”跨越語言藩籬,英語走向更廣闊的黃梅國際舞臺。
這是世界的窗他第二次跨越萬里來到安慶。魏三唐與黃梅戲的德國緣分,始于異國熒幕的學者想用戲推一瞥。身為葡萄牙波爾圖大學的英語研究學者,他有四十年的黃梅語言和歷史教學經驗,出版過專業著作、世界的窗小說及筆記。德國“我曾在CCTV海外平臺看到一個名為《大戲黃梅》的學者想用戲推黃梅戲紀錄片,由此初識黃梅戲的英語獨特風韻,也知道了安慶這座‘黃梅戲之鄉’。黃梅”
驚鴻一瞥后,創作的種子就此深埋心中。2024年7月,魏三唐首次踏足安慶,“我對中國充滿感情。早在1997年就到訪中國,還取了中文名。2020年,我成功申請到安徽一所大學的工作機會,因疫情未能成行,但一直在努力學中文、研究中國文化、讀中國小說,為來中國做足準備。”他說,懷揣著黃梅戲舞臺劇的朦朧構想,他來到了安慶,找到了知名黃梅戲編劇、安慶師范大學黃梅劇藝術學院副教授周密。
這場跨越文化的懇談,碰撞出了前所未有的火花。黃梅戲作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音樂”。“其咬字、行腔與安慶方言水乳交融,目前還沒有原創的英語表演。”周密說,用英語重塑充滿挑戰性,卻也是語言破界、文化融合的開拓性嘗試,意義非凡。
于是,黃梅戲舞臺劇《翻倒的棋盤》項目應運而生,作為一部采用中國黃梅戲風格、以英語演唱的原創舞臺劇,該劇講述了一位美國海軍士官和一位中國黃梅戲演員相愛的故事。“英語是文化國際傳播的通用媒介,我想讓這長江邊的韻律,被更遙遠的人們聽懂、愛上。”魏三唐說,首次安慶之行中,他查資料、走街巷、看演出、學二胡,沉浸感受黃梅戲藝術。
今年夏天,魏三唐帶著更清晰的藍圖重返安慶,創作也從簡單的故事架構邁向更復雜的音樂與唱詞熔鑄階段。“他先用英文創作,我們再一起打磨劇本唱詞,然后譜曲,力求英文DNA與黃梅戲旋律完美融合,進展順利的話年底前完工。”周密認為,“中國傳統戲曲唱詞結構與英語語言的創新性融合,不僅在于讓世界看到黃梅戲,更在于讓黃梅戲看到世界,促使我們以更開放的姿態重新審視傳統,探索更廣闊的演繹可能。”
古城江風,攜來新韻。奔波于創作之路的魏三唐深情地說道:“我希望這部英語黃梅戲能成為一扇窗,讓世界不僅聽到黃梅戲的旋律,也能看到安慶這座孕育了它的美麗城市。”(記者 江露露 項珍 通訊員 吳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