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學美:無畏艱難護子女 篤行孝道暖人心

  幸福起航:縫紉機聲下的煙火歲月

  1980年,南陵縣三里鎮峨嶺村的美無江學美與從部隊退役回來的彭生華相識,攜手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畏艱小家。兩年后,難護女篤二人的行孝第一個孩子呱呱墜地,新生命的道暖到來為這個普通的小家庭增添了無盡的歡樂。看著襁褓中兒子可愛的人心小臉蛋,江學美夫妻二人對未來充滿希望,江學也對兒子寄予厚望,美無為他取名彭超群。畏艱

  1986年,兒子超群上學了,行孝有了些時間的道暖江學美也打算干起自己的事業。她在峨嶺村老家辦起了小服裝廠,人心憑借著聰明的江學頭腦,精湛的縫紉技術和樸實真誠、為人和善的性格,很快服裝廠越做越大,她的名聲也在周邊傳開。附近的鄰居、村民們基于對她縫紉技術的肯定和勤勞純樸品質的信任,紛紛把自家孩子送到她的服裝廠來學手藝,她也毫不吝嗇,誠懇地將自己的技能傾囊相授。開辦服裝廠的九年時間里,江學美帶出了300多名學徒。

  厄運驟降:多天的昏迷與一生的守護

  然而就在江學美的事業如火如荼,三口之家的生活簡單普通卻幸福美滿時,命運卻與她開了個巨大的玩笑,給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1997年,16歲的彭超群在一次運動會上因意外頭部受到重傷,當場昏迷不醒,情況十分危急,接到電話后的江學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將兒子送到醫院。丈夫彭生華也放下手上的生意立刻從外地趕回老家醫院,夫妻二人徹夜陪伴在兒子身邊,始終揪著一顆心,無時無刻不在心中祈禱,祈禱兒子早點醒來,還像以前一樣放學回家笑著喊他們爸媽……或許是感應到父母深重的愛,或許是彭超群強烈的求生意識,在醫院昏迷了整整42天后,彭超群終于蘇醒了。看著病床上剛剛蘇醒的兒子,江學美夫妻二人喜極而泣,抱頭痛哭,那一刻壓在胸口的巨石終于放下來了。

  然而醫生后續的診斷卻像一座冰山,再一次將江學美推進了刺骨的冰川中。彭超群雖然已經蘇醒,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因頭部重創,落下了終身一級殘疾和嚴重的癲癇,需住院觀察至少幾個月。

  江學美不知偷偷地流了多少淚,她明白自己是兒子的后盾,即使淚水已哭干,但為了兒子,她必須要堅強振作起來。然而彭超群何時能出院尚且未知,即便出院也片刻都離不開人在旁照顧,服裝廠的生意恐怕是難以為繼。旁人勸她,等兒子出院將其送到養老院,經過這幾年的經營,現在服裝廠生意這么好,不能就這么停了。看著病床上的兒子,為了能全身心照顧他,早日康復,江學美下定決心,她毅然將服裝廠生意關停了,哪怕那是她多年的全部心血。她把廠里的衣服、布料全都送了人,幾十名學徒工也遣散回了家,現在的她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照顧兒子,早日康復,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

  住院一年的時間,不僅花光了家里二十多萬元的積蓄,還欠下了二十多萬元的債務,原本安穩幸福的小家已是風雨飄搖。丈夫彭生華不得不繼續外出工作,掙錢維持家用,償還債務,家中的兒子和婆婆則由江學美來照顧。

  因頭部重創,彭超群的運動神經和語言系統受到嚴重影響,不能說話、不能吃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還落下了癲癇的后遺癥,必須依靠全方位的護理。出院回家的彭超群,癲癇十分嚴重,藥物根本控制不住,每天都會發病,一發病就喪失意識,倒地全身抽搐,口吐白沫。江學美每天早上從兒子一醒來就盯著他,生怕發病晚了一秒鐘去處理。每到飯點,她總是先將飯菜準備好,溫度涼至合適,再給兒子喂飯,看著喂一半、灑一半,連吞咽都困難的兒子,記憶中那個健康陽光帥氣的兒子變成了現在這般模樣,江學美的心里像被無數根針扎著,只能強忍著淚水,微笑著鼓勵兒子,溫柔地說著:“慢慢來,不著急。”彭超群只有大腦是清醒的,面對解決大小便的問題時,江學美想出了一個法子,她告訴兒子需要大便就伸大拇指示意,需要小便就伸小拇指示意,江學美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和兒子配合著,一照顧就是28年。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兒子雖然身體殘疾,但精神狀態還算不錯,而江學美卻在歲月的磨礪中,漸漸生出了白發,臉上也多了許多皺紋,但她的眼神中始終透著堅定和溫柔,那是對兒子無盡的愛。

  至暗時刻:干井下的微光與奇跡

  2000年,小女兒彭文煒的出生,給這個飽經磨難的家庭帶來了一絲久違的希望之光。看著小女兒一天天長大,江學美心中滿是欣慰,未來的日子從此有了盼頭和曙光。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苦難的人。在彭文煒兩歲那年,一次與奶奶去親戚家的經歷,讓這個飽經磨難的家庭再次墜入黑暗。在小文煒玩耍的時候,不慎跌入了一口沒挖好的干井中,這口井有足足13米深,因為沒挖好,井口只簡單覆蓋了紙板。所幸被路過鄰居及時發現救上來后緊急送往蕪湖弋磯山醫院,遠在廣州的彭生華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一夜未眠,馬不停蹄地趕到醫院。當時躺在病床上的小文煒,頭腫得跟南瓜一樣大,情況非常不好,江學美夫妻二人已在崩潰的邊緣,精神已經麻木,盡管正值寒冬,深夜里二人睡在冰涼的地磚上也感覺不到一絲涼意。奶奶更是自責痛哭,懊悔都怪自己沒有把孫女看好,出了這種事故,哭著要輕生。病床上是昏迷不醒尚未脫離生命危險的小女兒,醫院里是自責萬分捶胸頓足不想活的婆婆,家中還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等著自己去照顧的大兒子,江學美的世界仿佛進入了至暗時刻,那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必須要靠自己深一腳淺一腳踩出去。她一邊安慰著婆婆,寬慰她保重身體,等女兒出院還要靠婆婆幫忙搭把手照顧孩子,給她精神上的安慰,一邊守在女兒身邊,一刻不敢懈怠。

  在女兒昏迷了整整八天后終于醒了,但女兒的一句話讓全家人的神經再次繃緊。“媽媽,為什么不開燈?”女兒的眼睛看不見了。沒有時間怨天尤人,甚至沒有時間去流淚,夫妻二人立刻帶著拍的片子輾轉于上海各大醫院四處求醫,所有醫生都在看了片子后默默將片子放下,只搖搖頭不說話。江學美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但她堅信,只要一天不放棄,女兒的眼睛重見光明的希望就多一分。或許是再次迸發出的母愛的力量,讓命運之神也為之動容,在他們的堅持與期盼下,女兒蘇醒后的第24天,眼睛竟奇跡般地可以看見了。這個奇跡讓這個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

  因頭部受重創,女兒右腦神經從此落下了問題,左手和左腳行動都不靈活。上學后的女兒經常會受到同學異樣的眼光。有一次小文煒放學回到家,告訴媽媽同學不跟她玩,說她不正常。江學美聽到,心如刀割,她輕柔地攬住女兒,告訴她,身體上的缺陷不能成為我們不進步的理由,我們應該做自己的太陽,不能被別人的話所影響。

  在媽媽的樂觀教育下,彭文煒漸漸長大,并于2019年考上大學,因為堅強、樂觀開朗的性格,她被推選為學生會干事,經常組織參加校園活動,用自己的熱情為同學們服務。看著女兒在大學里綻放光彩,江學美感到無比驕傲,曾經的苦難仿佛都化作了此刻的甜蜜。

  孝愛綿長:三代人的暖陽與守候

  隨著婆婆年紀越來越大,漸漸開始行動不便,江學美便主動承擔起照顧婆婆的責任,十幾年如一日,每天一日三餐的飯菜總是準時送到婆婆手上,照顧完兒子再推著婆婆出門曬曬太陽,陪著老人聊天。如今婆婆已經94歲高齡,鄰居常常說她老人家福氣好,媳婦不是女兒卻勝似女兒,江學美就是鄰居口中“賢惠的好人”。

  她用自己的愛與責任撐起了一片天,用堅強和韌勁為兒女擋住風雨的侵襲。在那些置身黑暗深淵、舉步維艱的時刻,如同在狂風暴雨中仍抱緊桅桿的水手,如同那頑強的翠竹,即便被大雪壓彎了腰,依然努力挺直,江學美面對生活的苦難,咬著牙走了過來,28年來默默守護著這個家,詮釋著孝老愛親的崇高美德。苦難從不值得被歌頌,但和苦難抗爭到底的人,永遠值得欽佩。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需的地方已做標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