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赤峰7月30日電 題:千年狩獵投擲技藝綻放現代賽場
中新網記者 奧藍
30日,千年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狩獵賽場最后一場競技比賽,布魯擲遠比賽的投擲比賽現場,數十名運動員和裁判員、技藝志愿者們一大早就開始忙碌,綻放為比賽做著各種準備。現代
布魯,千年蒙古語,狩獵賽場意為投擲的投擲棍棒,是技藝蒙古族獵人狩獵和防身的武器,后衍生為蒙古族民間體育競技和健身娛樂活動,綻放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現代布魯象征著對勇敢和力量的千年崇敬,在內蒙古東部地區很流行。狩獵賽場2014年,投擲布魯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布魯比賽分為擲遠和擲準兩種:擲遠以投得遠、不出界為勝利;擲準則以投向目標、直接或間接擊中目標的數量多少來決定勝負。如今這兩項內容都是內蒙古自治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的競賽項目。
當日布魯擲遠比賽現場,氛圍很是熱烈。運動員們挑選好布魯后,活動著肩關節走入場地,之后助跑將布魯投擲出去。參賽的運動員高矮胖瘦不一,有的投擲時還會大聲吶喊。布魯擲遠比賽用的布魯,重量為700克,形狀像一把鐮刀。而之前完賽的布魯擲準比賽上,所用的布魯重量為500克。

“布魯擲遠需要技巧和絕對的力量。技術動作是基本功,賽場上更考驗的是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耐心和耐力。”呼倫貝爾市代表團布魯項目教練登金巴特爾介紹說,這次來參加比賽的都是老將,職業有老師、警察等。
“有技術,還要靠爆發力。”通遼市代表團布魯項目教練崔平解釋說,布魯是一項技巧性很強的運動。擲遠時投擲角度很關鍵,之后再發力將布魯遠遠投出去。“很像標槍運動。”
通遼市是布魯的發源地之一,崔平已經連續4屆代表通遼市參加內蒙古自治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布魯項目。他之前是運動員,今年首次以教練身份參賽。崔平出身于布魯世家,如今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布魯的旗(縣)級傳承人。
“布魯以前就是農牧民放牧打獵用的。擲準的布魯用來打地上跑的動物,擲遠的布魯用來打天上的飛禽。”崔平笑著告訴記者,以前草原上的牧羊人都是打布魯的好手。“我們這次參賽的5名隊員,是從30多人中選拔出來的,有上班族,也有農牧民。”
“這不僅是一個競技項目,還是一項傳統文化。”登金巴特爾是一名射箭館的老板,他有些遺憾地告訴記者,在呼倫貝爾,布魯競技還是一項挺小眾的運動。
而在崔平的家鄉,布魯的普及度則高很多。崔平告訴記者,那達慕、賽馬節、老人過壽等場合總會有布魯比賽,他還通過“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中小學,帶孩子們感受布魯的魅力。“我在學校中,還發現了幾個打布魯的好苗子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