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總(化名)
伍凌的全國測評帖子
“廁評”帖在社交平臺大量涌現
冤總測評視頻片段
當下,社交平臺上“廁評”一詞悄然走紅。城廁一名“廁評”博主因北大出身而格外受關注,評映他的共服測評覆蓋全國30多個城市、800多個衛生間,全國從高校、城廁商場到火車站,評映從空間布局、共服設施完備度、全國異味控制到整體舒適性等多維度進行全方位分析,城廁為網友提供幾乎無死角的評映“廁所使用指南”。
北京青年報記者觀察到,共服這類“廁評”者不僅關注設施、全國清潔和設計,城廁也從側面揭示了公共服務中新的評映關注點:廁所不再只是單純的生理需求空間,更關系到使用者的舒適度與體驗感,反映出城市對個體需求的回應程度。由此,“廁評”不僅不再冷門,反而逐漸成為觀察城市治理細節與公共服務溫度的一個獨特窗口。
為何盯上衛生間?
做“廁評”有個私人的原因:出行焦慮
右手握著一卷散開的廁紙,背對鏡頭,一路小跑著沖向衛生間——這是冤總(化名)“廁評”視頻中常見的開場畫面。
冤總的“廁評”視頻時長通常不過一分鐘,鏡頭以“特種兵”般的節奏,對目標商場衛生間進行全方位“掃描”:設施型號、洗手臺設計、空間裝潢一一過目,點評利落且詳盡。
在他的自媒體賬號上,一條名為“24小時打卡北京排名前十商場的廁所”的視頻獲得了近萬點贊。對他而言,這不只是普通打卡,更是一種新興的互聯網內容形式——“廁評”。
冤總是一位95后,畢業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碩士學位后,他曾在金融行業短暫工作。正是在北京華貿中心工作的那段時間,意外開啟了他對廁所的“深度觀察”:當時他所在樓層的衛生間因裝修原因關閉,他只能到其他樓層如廁。
他發現,每一層的廁所由不同公司負責,裝修風格各異。于是開始主動嘗試“每天上一個廁所,感受不同品牌的馬桶和不同裝修風格”。冤總笑稱,這段經歷成為他日后投身“廁評”的起點。
除了職場經歷帶來的“靈感”,冤總坦言,做“廁評”還有一個更私人的原因:出行焦慮。他尤其在意出行落腳地的衛生間條件?!拔也惶珪畞喼薅住?,只能找坐便器??偟孟却_保環境合適,才能安心落座?!睂λ裕瑤⒎强捎锌蔁o的“配角”,而是影響日常節奏的重要一環。
在北京的“廁評”過程中,令冤總印象最深的衛生間有兩處,一是王府中環,另一個是僑福芳草地。他說:“前者用木飾面營造出‘老錢風’,有專門的女性化妝區和舒適的休息區;后者每個隔間都配有獨立洗手臺,堪稱‘馬桶包間’,帶點藝術氣息,是那種‘新錢風’。兩個都是全國范圍內很出色的廁所?!?/p>
對各地廁所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評后,冤總發現,現實中能讓人舒適又安心如廁的地方,其實并不多。據《2023-2024中國智能衛浴產業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智能坐便器產品普及率僅為9.6%。這進一步強化了他的判斷——廁所及其相關產業,或許是一條仍未被充分開發的潛力賽道。
確實,已經有越來越多年輕的“廁評愛好者”開始加入這一潛力賽道。伍凌(化名)是一位在北京朝陽區工作的互聯網從業者。他的手機相冊里,存著上千張公共廁所的照片,記錄著城市中各種形態的“方便之處”——SKP商場Tiffany藍主題洗手間,勁松某學校配備浴霸、可供淋浴的衛生間……最讓伍凌印象深刻的是,宜賓有家招待所,每個隔間竟然放了三卷廁紙,讓人忍俊不禁。
“可能是吃得比較辣吧,所以他們一次性給足廁紙。仿佛在說‘你盡管吃,我給你兜底’,體現出一種十足的自信?!蔽榱璐蛉さ?。
現在,他常在出門拜訪客戶或周末出行時順道測評廁所。“我最多一天測評過三四個地方的廁所。有時候翻手機相冊,看到那么多和廁所有關的照片,甚至會覺得手機都‘臟了’?!蔽榱栊χf。
“廁評”是個技術活兒
曾被保潔大爺誤以為是檢查人員
去年7月,冤總正式轉型成為自媒體博主。首條“北京十大商場廁所測評”視頻發布后,僅在一個社交平臺上就獲得了超過50萬次播放。嘗到流量紅利后,他迅速將測評范圍從商圈延伸至校園,先后實地評測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的衛生間。
隨著關注度持續上升,冤總干脆將測評目標從北京擴展至全國。從東三省到珠三角,截至目前,他的足跡已覆蓋全國30多個城市,累計測評超過800個衛生間。
一條不到兩分鐘的“廁評”視頻,看著簡單、輕松又有趣。但真正的考驗,往往是在鏡頭對準衛生間隔間之后才開始的。
為了盡可能避開人流、捕捉到理想的空鏡畫面,冤總和團隊的攝像師摸索出一整套高效拍攝流程。他們通常會在工作日上午十點商場剛開門時迅速進場,連續作戰直到太陽落山。
“最瘋狂時,一天能拍完12個商場,或者兩所高校,每所學校拍10個學院的廁所?!痹┛偪偨Y稱,要完成這樣大的拍攝量,時間規劃是關鍵,“周末客流太大必須避開,高校則必須趁上課時間拍?!?/p>
現場的配合也至關重要。冤總要提前寫好腳本、預判站位,攝影師則需要用盡一切辦法快速完成拍攝,“常常是我在廁所門口寫腳本,攝影師一邊進去拍,一邊和我實時溝通。”
保潔人員是他們在拍攝中最常遇到的“變量”。冤總回憶,有一次一位保潔大爺誤以為他們是檢查人員,神情緊張,只要攝像機剛掃過某處,對方就立刻沖上去反復擦拭。“還有一種情況是,大爺站在那兒一動不動地盯著你?!泵鎸@種情況,冤總團隊經常需要想些“聲東擊西”的配合戰術,以便繞過突發干擾。
與冤總高頻奔波的“廁評”方式不同,伍凌的“廁評”更集中在北京的各類寫字樓。他不僅關注衛生間本身,還會借此觀察一些樓宇的管理水平,“比如一些大廠廁所貼有管理記錄表,每20分鐘有一次打掃記錄,說明管理非常精細?!?/p>
再比如,對于商場的“廁評”,他會順便觀察整體設計風格與商場整體格調是否協調,以及廁所的空間布局、流線設計、環保和智能化設施、無障礙設計等因素。在伍凌看來,這些廁所的基礎配套,更能反映一個商場的審美品位和運營思路。
設立衛生間打分系統
?。阜忠陨蠋撬摹俺潆娬尽?/p>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衛生間不再只是生理需求的滿足場所,正被越來越多年輕人視作一種可短暫停留、自我調節的私人空間。
軟件銷售人員小胡就將衛生間作為她高強度工作節奏中的情緒調節站。服務于金融客戶的她因工作需要,頻繁出入城市核心區的寫字樓,并逐漸養成一個習慣——熟悉不同辦公樓的衛生間環境,從而找到適合短暫靜處的“喘息點”。
對于大大小小的廁所,小胡設立了一個滿分為10分的打分系統。通常,只有評分在8分以上的衛生間,才能成為她的“充電站”。在北京,她印象最深的幾棟寫字樓中,正大中心和中信大廈的衛生間因其空間寬敞、設計人性化、配備齊全,被她視作“8分以上”的充電區。她表示,進入這樣的空間,自己能整理妝容、平穩情緒,為即將到來的會談做準備。
“我最多一天要跑兩到三個公司見客戶,每次應對的狀態都不一樣?!毙『J為,良好的精神狀態對于洽談至關重要,而會議中途借口上廁所,不僅會打斷節奏,也顯得不夠專業。所以,每次拜訪前,她都會提前半小時抵達客戶所在的寫字樓,刻意尋找一個干凈的衛生間待上一會兒。
對小胡而言,如廁只是進入這一場所的起點,真正重要的是那幾分鐘的沉靜與獨處。正如她所說:“就像有些男性下班后會在車里獨處一會兒,我也需要這樣一個空間,在會議前沉一沉氣?!?/p>
這一認知,不少年輕網友有共鳴。網友“貓貓曾”因觀看《她的城》中女主角“躲進廁所喘息”的片段產生共鳴。網友“小梨子”則調侃自己“在衛生間領悟了人生的波瀾壯闊”。還有網友“不乖”在社交平臺發起投票:“你是否會在衛生間放空自己?”——在318位參與者中,97%選擇了“會”。
這些看似輕松的話語背后,是年輕人面對生活節奏加快、情緒出口有限的真實回應。廁所,也被賦予了新的使用意義——一個可以暫時隔離外界、保留片刻私密與安靜的小空間。
微小行動的漣漪
“廁評”助推城市公共服務躍遷
正是這種“廁所情結”與背后的精神需求,讓一些敏銳的觀察者,如冤總,看到了將個人體驗轉化為公共議題的契機。
在他看來,“廁評”不再只是獵奇或消遣,而是一種連接個體精神需求與公共空間建設的獨特路徑。
一次測評中,冤總拍攝了某中部城市一所高校的廁所,指出其“男女廁門對門,缺乏遮擋”的設計問題,并在視頻中調侃道:“只能坦誠相見?!睕]想到,視頻發布兩三天后,該校學生就在評論區留言反饋:學校已迅速在門口加裝了簾子。小小的吐槽獲得了實際改善,讓冤總倍感欣慰,也增強了他繼續堅持這一賽道內容創作的信心。
冤總還注意到,公共廁所的隔間門后常常貼有不良信息,內容低俗、擾人。他在視頻中多次提醒相關管理方及時清理,并強調這類信息對未成年人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皫募毠潌栴},也是社會文明的一部分。”他在視頻中這樣說道。
“廁評”還以另一種方式,為城市公共服務的發展提供了一些新思路。伍凌在幾年前就曾設想開發一款名為“滴滴蹲坑”的應用,幫助用戶匹配附近的衛生間資源。雖然當時因“太接地氣”而未獲采納,如今通過社交平臺分享測評筆記,他以另一種方式延續著當初的設想。
去年,他發布了一條關于北京君康人壽大廈衛生間的詳盡測評。不久后,一位家長私信感謝他,說自己帶孩子逛大望京公園時,一時找不到廁所,無奈之下只好上社交平臺求助,結果恰好搜到了伍凌的“廁評”文章。按照文章中提供的詳細指引,她最終順利地在公園附近找到了一個干凈且整潔的公共廁所。
這類因測評信息而獲得幫助的經歷,讓不少人開始意識到,公共廁所不僅僅是生活中的小事,更關系到城市的便利與細節。在小胡看來,廁所的品質不僅影響使用的舒適度,也反映著一個城市的治理水平。
她回憶,自己小時候學校食堂旁的廁所幾乎毫無隱私,常年沒有隔板。如今,從基礎設施的改善到對未成年人尊嚴的關注,公共衛生間的變化,折射出城市文明的進步?!靶l生間,是實打實的文明體現,也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彼f。
在頻繁出差的經歷中,小胡將北京、上海和深圳列為公共廁所體驗最優的城市。其中,她對北京廁所的改善感受最深。比如,她親身見證了北京西站衛生間的巨大變化:過去曾因坑位不足、地面臟亂、需要排號如廁而備受詬病,如今坑位已升級,寬敞干凈,管理精細;她還因接送孩子訓練經常前往豐臺體育館,體育中心下方的大型公共衛生間在翻新后既干凈又整潔。
“從‘只不過是個廁所’到‘讓我覺得被尊重’——變化的就是這種細節。”小胡說道。
文/本報記者 王婧懿
統籌/林艷 張彬 供圖/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