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陰縣新城社區的漢陰街頭巷尾,在漢陽鎮天池村產業園的黨建地頭上,在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所在地漩渦鎮鳳堰梯田的引領田坎邊……一場場“村級議事協商會”正在進行,議事代表們圍坐著“小板凳”,聚合認真聽取商議的力議民生事項,紛紛表達見解、事協商辦實事出謀劃策,漢陰形成共識。黨建
從月河兩畔到漢陰“南北兩山”深處,引領從會議室內到田間地頭,聚合受益于村級議事協商機制,力議有的事協商辦實事村確定了產業發展聯農帶農模式,升級推出產業品牌,漢陰推動村集體分紅到戶,黨建惠及群眾。引領有的無物管、無門禁、無設施“三無”老舊小區,鋪設瀝青路面,安裝電動道閘、電動車充電樁、門禁系統及路燈等設施、設置門房等議事協商成果逐步落地,小區面貌煥然一新,老舊小區的“需求清單”轉化為“幸福清單”等等。
漢陰縣以村級議事協商整縣推進為契機,通過“高位謀劃聚共識、群策群力促共商、多方聯動抓共辦、創新機制重共評”,探索出一條縣統籌、鎮督導、村落實、全民參與“共識、共商、共辦、共評”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路徑,讓群眾從“基層治理旁觀者”變身為“主動決策主人翁”。街頭巷尾、田間坎邊成了議事協商的“議事廳”,議事代表的肺腑之言化作推進民生實事的“催化劑”。從50個村(社區)局部試點到全縣整體推進,在漢陰縣,“成立組織機構、制定目錄章程、全面宣傳動員、明確人才庫、開展議事協商、歸納總結推廣”“集事、議事、決事、辦事、監事、評事”六步六法議事協商完整體系逐步形成,“縣級領導+社會工作部科級干部+鎮級領導+縣級部門和鎮干部+村(社區)”五級聯動,23項評價指標量化指導等工作機制不斷完善,“鳳堰共聲”村級議事協商品牌持續打響,村級議事協商工作不斷深入人心。
自2025年以來,全縣160個村(社區)扎實推進村級議事協商,圍繞鄉村振興項目、基層治理疑難、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靈活形式開展議事協商,有效解決了一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一幅以村級議事協商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的和美鄉村畫卷正在漢陰大地徐徐展開。編輯:吳九九
編審:黃智發 黃琪雅
終審:鄒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