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結婚時,愛彩禮1.1萬、明光嫁妝1.2萬,市讓始于婚禮辦得也很簡約。婚姻”日前,彩禮明光市明西街道馬崗村的歸于高帥帥回憶結婚的場景時說,“我岳父一家特別體諒我們,愛沒提啥過分要求。明光”
新娘子的市讓始于媽媽也看得通透:“當父母的,就盼著孩子過得好,婚姻彩禮多少根本不能決定幸福。彩禮”
婚姻不是歸于明碼標價的買賣,而是愛兩顆心的雙向奔赴。在明光,明光這樣溫暖的市讓始于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前不久,蘇巷鎮的張女士一家,為女兒的婚事愁眉不展。18萬元的彩禮讓男方家壓力巨大。關鍵時刻,“文明新風管家”王珊珊帶著她的“說和”本事登場了。
王珊珊跑了5趟,用身邊事兒對比舉例,苦口婆心做工作。最后,彩禮從18萬元降到6.8萬元,婚禮在當地新風堂熱熱鬧鬧辦了起來。賓客隨禮不超200元,酒席就擺15桌,一下子省了近8萬元。
“幸福從來不在彩禮厚薄,關鍵得兩個人心往一處想。”看著新人甜蜜的笑容,王珊珊眼里滿是欣慰。
在明光,像王珊珊這樣的鄉村文明使者越來越多。他們就像新時代的“月老”,用智慧和溫暖,為文明新風添磚加瓦。
為了讓文明婚俗落地生根,明光市還打造了不少“硬件”。鄉鎮街道建起新風堂、幸福大禮堂,還有專門的示范酒店,給辦紅白事的家庭提供實惠服務。同時,“大支”“文明新風管家”到處宣講,“愛不釋手”等專業調解隊伍幫忙解決婚姻家庭矛盾,把文明婚俗的理念一點點“種”進大伙心里。
“我們還發動村民自己管自己,抵制嫁娶攀比浪費之風。”明光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張春業介紹,村里修訂村規民約,鼓勵“零低彩禮”。各鄉鎮盡顯“神通”,有的用自創節目,有的拍短視頻,講的都是移風易俗的新鮮事兒。同時,評選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讓身邊榜樣帶動更多人。(李邦軍 通訊員 包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