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流金,重工秋意初起。精益精益經過春的賦能發展發表播種,夏的驅動澆灌,泵路事業部運營平臺的泵路部半精益之樹已然枝繁葉茂,碩果累累。事業
8月8日,年度泵路事業部聯合智能制造總部、滿召戰略增長辦和質量升級辦舉行了泵路事業部半年度精益成果發表會。重工來自運營本部5個工廠包含4種工藝的精益精益8條精益產線同臺炫技、相互交流。賦能發展發表
會議開始,驅動泵路事業部運營本部總經理劉文龍先生以“6個有”對泵路事業部上半年精益推進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泵路部半劉文龍先生說:“半年來,事業我們的年度精益推進工作,有組織、有目標、有支持、有調度、有參與、有成果。截止7月共提交改善提案7215條,降本2845萬,平均周期↓15.3% (20%) ,制造費用↓12.1% (13%) ”,最后總結讓“精益”成為自覺,讓“改善”貫穿流程,讓“創新”驅動升級。
在一段記錄了精益推進過程的簡短視頻后,比賽角逐正式開始。8條產線如“8仙過海”帶著滿滿的自信與熱情,鏗鏘有力的專業匯報,展現出超強的個人實力,給大家呈現了一場精彩盛宴。常德公司楊萍女士憑借《主機裝配線精益生產“拉”改“推”》課題一舉奪魁,常德公司主機裝配線通過消除瓶頸、培養多能工和提升保供能力等多項舉措,線平衡率從50%提升至75%,主銷機型生產周期從5.1天壓縮至3.8天,多能工比例從30%躍升至88%,同時有效調動了員工改善熱情,精益改善成效顯著。
比賽過程中,制造與質量增長組副組長鄧洪偉先生以 “用正確的工具正確的執行正確的指示把正確的事情做正確”對各標桿產線給與肯定;質保本部本監劉強先生提出“我們的精益改善雖然和QC側重點不同,但是也要相互借鑒,并且二者殊途同歸,最終都是為企業的精益貢獻力量”,CEO辦公室主任趙磊從服務經營的角度對參賽產線做了點評。趙磊先生說“不以利小而不為,我們要積小勝為大勝,把每一利都抓住,累計成公司的現金流和凈利潤”; 工藝院副院長張左治先生對各公司標桿產線現階段成果表示認可,同時也提出現在僅僅只是起點,精益改善是沒有終點的。
會議最后,泵路事業部副總工程師張克軍先生對本次發表會進行關鍵性總結:“這次精益發表會相當成功,但我們也要認識與國外企業差距,在現場我們要用“火眼金睛”發現問題并改善,讓精益可復制推廣成為企業文化,大家一定要有志向與志氣將精益打造成行業標桿”。
經線上+線下系統評分,最終來自運營本部常德公司的楊萍憑借“攪拌車產線”精益課題一舉奪得萬元大獎,長沙公司轉臺線的舒豪俊、裝配線的賈瀟分獲二三名。
此次精益發表會不僅是成果的展示臺,更是經驗的分享會、行動的動員會。泵路事業部將以此次活動為新起點,持續深耕精益管理,以“精益求精”的態度打磨產品與服務,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筑牢根基、勇毅前行,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