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氣象應用平臺精準護航
“智慧茶園”助永泰茉莉花減損增收
眼下正值茉莉花采收旺季,智慧茶園永泰梧桐鎮春倫茉莉花基地2000畝花田內,助永增收花農們忙著將綴滿枝頭的泰茉潔白茉莉采收入簍。盡管7月以來受臺風影響,莉花福州多地遭遇強降雨,減損但基地在數字氣象應用平臺的智慧茶園精準護航下,仍保持高效采收。助永增收
花農忙采花。泰茉(永泰融媒體中心供圖)
“前段時間臺風剛過,莉花我們采收一點沒耽誤。減損”花農陳依姆一邊采摘一邊說道。智慧茶園在梧桐鎮春倫茉莉花基地,助永增收像她這樣的泰茉農戶目前有300至400人,基地單日采收量可達1000至1500公斤,莉花采摘期將持續至10月份。減損
高效有序的采收,離不開基地去年引進的“智慧茶園”數字氣象應用平臺。福州市氣象局農業氣象試驗站正高級工程師蘇榮瑞介紹,茉莉花生長對氣象極為敏感,過去靠經驗判斷天氣,常因突發災害受損。如今,基地通過監測點實時捕捉氣溫、濕度、雨量、風向風速、光合有效輻射等8項關鍵要素,能提前3至5天發布風險預警。
“7月20日至22日,受臺風‘韋帕’影響,基地所在區域累計雨量超200毫米。‘智慧茶園’平臺發布預警,讓基地提前疏通排水渠、加固田埂,及時清淤、噴施殺菌劑,有效避免了植株受淹和病害滋生。”蘇榮瑞說,得益于“智慧茶園”平臺,茉莉花減少了20%~30%的產量損失。
數智化還為品質提供保障。消費者掃描花茶包裝上的二維碼,茉莉花生長全過程的氣溫、濕度、日照等數據一目了然。“我們制定發布《茉莉花氣候品質等級評價》地方標準,通過分析茉莉花采摘前關鍵時段的關鍵氣象因子,開展茉莉花香氣氣候品質等級評價服務,并生成溯源二維碼。消費者看得見品質認證,花茶賣得更好了。”蘇榮瑞說,溯源體系讓市場花價再漲15%~20%,品牌競爭力顯著提升。
從“賣花”到“賣景”,一朵花的價值還在延伸。近年來,梧桐鎮的春光、椿陽、坂埕等村莊紛紛抓住機遇,引進茉莉花茶龍頭企業春倫集團,建設了2000多畝的茉莉花田,僅發放土地流轉租金和務工工資,每年就能為周邊村民帶來超600萬元收入。依托連片花田景觀,當地還積極推動農文旅融合,打造茉莉花博物館,不斷豐富旅游業態。周末、節假日單日接待游客300至400人,帶動周邊農家樂、土特產銷量翻番,如今,“花經濟”正為當地鄉村振興帶來活力。(記者 傅亦靜 通訊員 林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