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山區,文明文明新風的新風培育和傳播正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逐漸滲透到居民的潤相人故日常生活之中。其中,山好事聚好人宣講活動作為重要載體,力量不僅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更為居民提供了學習、新風交流、潤相人故提升自我的山好事聚平臺。通過這些活動,力量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愈發注重文明行為,文明也更積極地參與社區建設和公益事業,新風共同推動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潤相人故提升。
文明力量的山好事聚匯聚,離不開一個個具體的力量榜樣支撐。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全區共有618位各級好人,包括64位中國好人、67位安徽好人和155位淮北好人。他們的涌現為社會樹立了鮮活榜樣,也為文明新風的傳播注入強大動力。同時,全區還有80位各級道德模范,涵蓋2位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3位省級道德模范、22位市級道德模范及53位區級道德模范。他們的事跡激勵著更多人追求高尚情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外,相山區還積極推動文明家庭建設,18戶各級文明家庭中,1戶獲評全國文明家庭,3戶為省級文明家庭,3戶為市級文明家庭,11戶為區級文明家庭。這些家庭的評選不僅提升了家庭文明程度,更為社區和諧穩定筑牢了根基。
榜樣的力量,正通過一場場宣講活動走進居民心中。7月4日西街道洪山社區的居民們,聆聽了中國好人、未成年人教育專家周雪峰的講座。他以“教育強國”為主題,深入探討了公民在未成年人成長中的責任與義務。這場講座不僅讓家長們受益匪淺,更為社區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提供了寶貴指導,進一步強化了居民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讓文明新風在代際傳承中更具生命力。
緊隨其后,7月8日,相南街道的宣講活動中,“金牌調解員”雷云分享了多年基層矛盾糾紛調解的經驗與心得。她的故事讓居民感受到榜樣力量的同時,也加深了對文明行為的理解?,F場的知識問答環節更讓居民積極參與,氣氛活躍,既增強了對文明行為的認識,也在心中播下了文明的種子。
而7月9日任圩街道紅星社區的宣講活動,則因“淮北好人”梁作林的感人故事而動人心弦。多年來,他默默奉獻,無論是社區志愿服務,還是對困難群體的慷慨相助,抑或是對老兵的關愛,都傾囊付出。他的故事深深觸動每一位聽眾,現場不時響起熱烈掌聲,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好人魅力的同時,更在全社會營造了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當然,這樣的好人宣講活動并非個例,在相山區的其他街道和社區,類似的活動也在持續開展。無論是哪個角落,都能看到好人故事被傳頌,文明理念被傳遞,越來越多的居民在這些活動中受到感染、得到啟發,主動加入到踐行文明、傳遞溫暖的行列中來。
好人宣講活動的意義,遠不止于宣講本身。它們在社區中播撒文明種子,引領時代新風尚,讓居民在學到知識的同時,更感受到榜樣力量,激發參與社區建設、傳承文明新風的熱情。它們像一根無形的線,將居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為構建更和諧的社區氛圍埋下溫暖的種子。
文明新風的培育和傳播,對于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增強人們的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提高社會整體文明水平。在相山區,這早已成為一種常態,不僅體現在好人宣講活動中,更融入居民的日常行為和社區建設的點滴里。
通過一系列活動,居民們有了新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追求。在日常生活中,對家人、朋友、陌生人都以誠相待、以禮相待、以愛相待;在社區建設中,積極參與、勇于擔當,為構建和諧社區貢獻力量。
如今,相山區的文明新風吹拂著每一個角落,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能感受到文明的力量與溫暖。隨著其不斷傳播和深入,相山區的社會文明程度必將進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將持續增強。而那些好人、道德模范和文明家庭的示范引領,正讓居民在追求個人幸福的同時,也為社會的和諧與進步不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見習記者 楊紫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