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時刻”出品
圖說:曙光醫院推出四款特色“養生粽” 記者 徐程 攝(下同)
端午將至,玫瑰今年你嘗過粽子了嗎?
繼上海精神衛生中心推出“精神粽”為中高考考生送上祝福后,養顏院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也根據自身特色優勢,粽山楂纖字饞中醫結合藥食同源及節氣養生規律,體粽聽名推出四款特色“養生粽”:玫瑰養顏粽、滬上山楂纖體粽、午前枸杞固元粽、夕推五豆化濕粽。出養
圖說:玫瑰養顏粽
曙光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陳勝芳介紹,生粽玫瑰養顏粽里,玫瑰玫瑰疏肝理氣、養顏院端活血化瘀,粽山楂纖字饞中醫龍眼補益心脾、體粽聽名養血安神,滬上陳皮理氣健脾,午前這一“養生粽”具有疏肝健脾、補肺益腎、調理氣血、美容養顏的功效。
圖說:山楂纖體粽
山楂纖體粽則以糯米、黃糯米佐以山楂、燕麥、藜麥等,兼具健脾消食、調脂纖體的功用。
圖說:枸杞固元粽
枸杞固元粽以糯米、鮮肉佐以枸杞、山藥、芡實等,其中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山藥健脾補肺、固腎益精,鮮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枸杞固元粽也就有了滋陰潤肺、養血補肝、健脾養胃、益腎固元的功效。
圖說:五豆化濕粽
最后一款五豆化濕粽,以糯米、血糯米佐以赤小豆、黑豆、白扁等,兼具健脾補腎、利水化濕的功用。其中,赤小豆利水消腫,黑豆補腎養血、烏發明目,白扁豆健脾化濕、和中消暑,血糯米滋補氣血。
“作為端午節的傳統美食,粽子的主要配料糯米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有補中益氣、健脾止瀉、斂汗、解毒的功效。”陳勝芳表示,“但糯米富含支鏈淀粉,在水中浸泡加熱后淀粉糊化,易于消化吸收,而涼置后淀粉老化,不易消化。所以粽子要趁熱吃,再加熱時一定要用水浸泡煮透。”
圖說:煮熟的四款養生粽也是色香味俱全
此外,一般糯米粽吃后升血糖作用快,糖尿病人不宜多吃,“這次推出的‘五豆化濕粽’‘山楂纖體粽’正是考慮了當下代謝相關性慢病的食養理念。”
曙光醫院傳統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王麗莉說,端午的許多習俗與中醫藥文化密不可分,如插艾蒿、戴香囊等。家家戶戶還會灑掃庭除,將菖蒲、艾條插于門楣,這是古時人們與疾病、毒蟲作斗爭的過程中積累出來的豐富經驗。“這些習俗是有益于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所以端午節也算是傳統的醫藥衛生節。”她打趣道。
圖說:養生粽融合了食養理念
營養師還提醒,老人、兒童不宜吃帶核的粽子;膽胰疾病或血脂異常的病人不要吃大肉粽、咸蛋黃粽。
中高考在即,粽子還承載了一舉“高粽”的美好寓意,陳勝芳建議,考生吃粽子首先考慮食品安全,選擇新鮮、配料簡單、平時常吃的粽子。
記者 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