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鄉鎮曉“2025鄉鎮高質量發展交流會”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召開。高質大會發布了《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量發流揭曉了2025中國百強鎮、展交召開鎮名中國中部百強鎮、全國中國西部百強鎮以及江蘇省百強鎮名單。百強與會代表圍繞會議主題,單揭聚焦城鄉融合發展、鄉鎮曉鄉鎮產業升級、高質要素配置優化、量發流鄉村治理提升以及推進共同富裕等議題,展交召開鎮名探討交流了鄉鎮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新思路、新舉措、百強新成效。單揭
2025鄉鎮高質量發展交流會現場。鄉鎮曉
2025中國綜合競爭力百強鎮。
2025中國中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
2025中國西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
2025江蘇省綜合競爭力百強鎮。
北京大學教授陳章良指出,當前,我國城鄉融合發展成效顯著,但短板依然明顯。他建議,基于城鄉之間的結構性失衡,應加快構建“‘縣域統籌、鄉鎮發力’+‘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工作體系和機制,加快推進鄉鎮高質量發展“補短板”工作,加快從“要素融合、產業融合、制度融合”三個方面與縣域協同破局。在要素融合上,鄉鎮要當好“要素流通節點樞紐”;在產業融合上,鄉鎮要做強“產業融合空間載體”;在制度融合上,鄉鎮要做好“機制與模式創新先鋒”。
北京大學教授陳章良講話。
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理事長畢美家在會議致辭中指出,發展以綠色、品牌、數字和合作為核心的現代農業,是發展農業農村新質生產力、促進鄉鎮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堅持綠色發展,要不斷增強全社會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依靠制度和法治,保護好農業生態環境。發展品牌農業,要將行政推力和市場引力相互賦能,做好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數字農業,要開展好數據化和標準化工作,大力培養新一代高素質年輕農民。發展合作農業,要通過政策支持、技術服務、營銷指導和品牌引領等措施,不斷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服務功能。
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理事長畢美家講話。
會上,競爭力智庫院長朱金鋼發布《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認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新發展階段從根本上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大戰略舉措,鄉鎮處于“上聯城市、下接農村”關鍵節點,在以縣域為單元的城鄉融合發展進程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關鍵紐帶作用,是城鄉融合發展的“橋頭堡”。鄉鎮要錨定“鄉村治理中心、農村服務中心、鄉村經濟中心”定位,勇擔時代使命,在城鄉融合發展上率先實現突破。
《報告》認為,當前鄉鎮發展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一是城鄉融合加速,以縣域為突破口的“縣城-鄉鎮-村”多節點融合,不斷激發鄉鎮發展活力;二是發展動能迭代,新質生產力培育與區域協同戰略驅動鎮域經濟能級躍升;三是基建賦能轉向,從硬件建設主導向完善服務主導升級,加速重構鄉鎮公共服務生態;四是體制改革深化,擴權賦能改革縱深推進,繼續夯實鄉鎮創新發展的制度基座;五是治理角色躍遷,從“行政末梢”到“治理樞紐”的定位轉換,深刻重塑鄉鎮治理內核。
競爭力智庫院長朱金鋼致辭。
《報告》還指出,鄉鎮發展呈現一些顯著特征,包括撤鄉設鎮與鎮改街道深化調整,新型城鎮化動能穩定釋放;鄉鎮產業轉型升級提速,更加聚焦內生動力培育與價值釋放;千億鎮百億鎮不斷擴容,持續引領鄉鎮經濟發展;大型商業加速下沉,鄉鎮消費提質升級明顯,等等。
本次會議由競爭力智庫、北京中新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主辦。其舉辦地吳江高新區(盛澤鎮)位于江蘇省最南端,是共建世界級高端紡織產業集群先行區。依托恒力、盛虹2家世界500強企業,吳江高新區以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為核心,聚焦功能纖維新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等領域,實現了從紡織到新材料的重大轉型,打造了“從一滴油到一匹布”“一根絲到一個品牌”的完整紡織產業鏈,形成了千億級產業、千億級市場、千億級企業齊頭并進的良好態勢,成為我國重要的絲綢紡織生產基地、出口基地和產品集散地。(金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