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發布時間:2017-01-13
隨著頂層設計的硬骨頭基本完成,以及各領域“四梁八柱”架構逐漸成形,光明革啃國企改革在2017年步入“深水區”,日報需要在一些重點難點問題上實現突破性進展。年國12日召開的企改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提出,硬骨頭2017年要下力氣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各項政策落地生根、光明革啃開花結果。日報那么,年國今年的企改國企改革將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又將在哪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效?
穩增長是第一要務
2016年,國有企業把穩增長作為全年工作的硬骨頭重中之重,千方百計提質增效,光明革啃終于扭轉了收入利潤雙下降的日報局面。
數據顯示,年國2016年國資監管系統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企改利潤總額分別達到43.6萬億元和2.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和6.3%。其中,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23.4萬億元和12326.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和0.5%,實現了年初預定的效益恢復性增長目標。
在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看來,國有企業運行總體呈現企穩信號,但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當前國有企業結構性矛盾突出,行業和地區分化明顯;有的企業杠桿率和負債較高,存在風險隱患;國企去產能、處置‘僵尸企業’的任務還很艱巨;部分企業面臨虧損面擴大和收益下滑等問題。這些困難和挑戰都需要國有企業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楚序平指出。
混改將邁出實質性步伐
國企改革步伐邁向縱深,開始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要成效。
混合所有制改革2017年開年即“密集落地”。新年伊始,中國鐵路總公司表示將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隨后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發布混改計劃。國資委表示,2017年力求包括央企集團層面在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所突破,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做好10家央企子公司混改員工持股試點。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突破口。壟斷領域的混改一直是難啃的硬骨頭,但該領域混改對整個混改有著重要的牽引作用,2017年有望邁出實質性步伐,預計相關領域的央企將陸續發布混改方案,加速引入社會資本參股或合營。
瘦身健體是國有企業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按照國資委下達的任務,2017年,中央企業將繼續有步驟地壓縮管理層級,力爭全年實現法人單位減少8%;進一步推動去產能,全年將化解鋼鐵過剩產能595萬噸,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473萬噸;通過處置“僵尸企業”和虧損企業止住“出血點”,2017年將完成300戶“僵尸企業”處置任務,確保實現特困企業虧損額下降20%,重點虧損企業實現同比減虧50%。
強化國企戰略引領
國有企業是我國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在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上被賦予重任。
據了解,國資委將在今年優化對央企主業的管理,把監管重點放在提升主業競爭力、控制輔業占用資源比例和投資項目負面清單上,旨在增強央企核心業務的贏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嚴格控制采購成本”“對員工人數加強控制”“嚴控資金成本”“嚴控非主業投資”“嚴格落實考核”……在去年央企百元收入負擔的成本費同比下降0.5元的基礎上,今年的國企成本和風險管控更是“嚴”字當頭。專家分析,今年國企要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通過成本和風險管控實現降本增效,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
本文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