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紅十字軍紅救援隊沿密古路開展消殺防疫工作
近日,北京遭遇極端強降雨,市受殺防密云、災區展消懷柔、域個疫延慶、行政平谷等區受災嚴重。村開洪水過后,北京大量的市受殺防淤泥、垃圾和積水殘留,災區展消極易滋生蚊蠅等病媒生物,域個疫給群眾健康帶來安全隱患。行政近期,村開本市有關區域正加強受災地區垃圾清理、北京渠道清淤、市受殺防環境整治、災區展消消殺防疫,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截至8月1日晚間,有關部門對194個行政村(自然村)采取衛生防疫措施。
圍繞臨時安置點等區域消殺防疫
8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跟隨北京市紅十字軍紅救援隊成員來到密云區太師屯鎮,這里是全區受災最嚴重的區域,他們正在這里參與消殺工作。穿好防護服、配好消毒水、調整好機器后,工作人員扛著重達30斤以上的消殺設備,對路邊的垃圾、居民屋前堆積的雜物、潮濕的墻角以及廢棄容器等進行了仔細噴灑。當日,軍紅救援隊圍繞密古路及周邊約2萬平方米的區域開展了消殺工作。
據北京市紅十字軍紅救援隊隊長余長安介紹,除了7月28日參與太師屯救援轉運受災群眾外,自7月31日以來,軍紅救援隊持續駐扎在密云區,圍繞相關的臨時安置點、醫院、幼兒園、小區等區域開展消殺防疫,已接連工作4日,參與消殺面積超過23.5萬平方米,后續將繼續根據當地安排參與相關工作。余長安表示,無論是轉移受災群眾還是參與災后防疫工作,都是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我們會全力以赴。
自7月31日起,根據受災地區防疫工作需求,除派出軍紅救援隊之外,市紅十字會還陸續派出了青空應急救援隊、西城區紅十字志援救援隊、海淀區紅十字海藍救援隊、石景山區藍天救援隊等隊伍,前往密云、平谷等受災地區參與環境消殺防疫工作。在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救援隊員冒著高溫酷暑,對居民安置點、行政村、社區、學校等區域進行藥物噴灑作業,為受災群眾筑牢健康安全防線。下一步,市紅十字會將持續關注災區群眾生活狀況,組織動員人道力量參與救災救助及災后恢復生產生活工作。
密云懷柔全力開展災后衛生防疫
北青報記者還從密云區疾控中心了解到,為切實保障災后公共衛生安全,防止傳染病暴發流行,密云區全力開展災后衛生防疫工作。除了組織力量開展重點區域消殺、監測病媒生物密度之外,還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定期向轄區居民發布災后衛生防病健康提示,包括發放《強降雨后防病健康生活提示》宣傳折頁、汛期注意飲食和食品衛生安全折頁、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折頁等,增強群眾自我防護能力。
在懷柔區,相關的災后防疫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其中包括:該區在區級安置點開展病媒生物密度監測,并指導做好病媒生物防制、預防性消毒、食品安全等工作。屬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已和13個鎮鄉級安置點對接并開展防疫指導,傳染病癥狀監測3300余人;對區級安置點開展生活飲用水監督檢查,現場對末梢水進行快速檢測,并聯合區水務局赴北五鄉鎮開展臨時供水消毒監督指導,同步勘選應急補水點;指導琉璃廟鎮傳染病防控和消毒、食品和飲水衛生、健康教育及災后環境衛生整治、病媒生物消殺、宣教等工作,提供滅蚊蠅藥械。
市疾控中心發布洪澇災害消毒指引
8月2日,北京市疾控中心也發布了《北京市洪澇災害預防性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技術指引》。根據指引,居民安置點和受到洪水侵襲的居民家庭等室內環境是衛生消毒重點區域,受淹廁所、牲畜養殖場所等也應全面進行消毒。重點區域應清污后再進行消毒處理。
指引提示,應及時清理日常生活垃圾、糞便和動物尸體,做好無害化處理。病媒生物防制要做好密度監測,及時掌握密度變化情況,根據蚊、蠅、鼠監測結果,及時進行控制,發現蚤類活動時再進行相應控制。病媒生物監測密度較高時,應采取化學防制手段,迅速降低密度,預防媒介生物傳染病的發生。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崔峻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