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飛速發展的錢袋子時代,詐騙手段也在不斷“升級迭代”,轉作招拆招守讓人防不勝防。風優服務分行在“2025年銀行業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之際,看工工行安徽省分行精選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行安真實金融詐騙、投資陷阱案例,徽省何見護還原事件經過,錢袋子拆解騙局套路,轉作招拆招守讓金融知識傳播更接地氣、風優服務分行更入人心。看工
用時20分鐘,行安止損跨境墊付資金匯款
2025年5月22日下午,徽省何見護客戶梁某辦理貸款提款,錢袋子稱需支付“跨境轉賬手續費及生活費”。轉作招拆招守工行全椒支行營業室工作人員按照“三必核”要求,風優服務分行發現其無法提供身份驗證、轉賬邏輯矛盾,且聊天記錄含疑似詐騙話術。
憑借對異常特征的敏銳識別,工作人員一邊穩住梁某情緒,向其耐心講解常見詐騙套路,提醒其警惕風險,一邊迅速啟動應急機制,聯系屬地反詐中心,并協助警方收集相關證據。警方核實后告知,這所謂“200萬美元轉賬”是詐騙團伙虛構洗錢場景,目的是誘導受害人墊付資金,同時對該行從發現異常到攔截資金僅用時20分鐘的效率表示高度贊揚。
據了解,工作人員之所以能對這些異常特征迅速做出判斷,得益于支行每周“反詐微課堂”的實戰培訓,通過模擬詐騙話術、拆解資金鏈異常特征等實戰化培訓,強化員工對一些風險信號的敏感度。今年以來,該行通過“人機協同”模式(人工核查+智能風控系統),已攔截跨境詐騙資金超80萬元。
識破“演唱會門票”騙局,啟動反詐應急機制
日前,客戶李阿姨深色慌張地來到工行馬鞍山團結廣場支行,要求解掛銀行卡。柜員在受理業務時發現異常,主動詢問后得知,李阿姨通過陌生鏈接購買了演唱會門票,向某個人賬戶分兩筆轉賬共計4萬元。事后李阿姨察覺異常,立即通過95588客服緊急掛失銀行卡,但因心存猶豫尚未報警。
柜員隨即調取賬戶流水,確認兩筆轉賬均流向非正規票務平臺賬戶。于是,柜員立即啟動反詐應急機制:一是安撫李阿姨情緒,詳細講解電信詐騙常見手法;二是協助客戶撥打110報警,并提供完整的轉賬記錄、對方賬戶信息等關鍵證據;三是對李阿姨賬戶進行臨時管控,避免二次損失。
團結廣場支行快速響應,通過警銀協同的處置方式,為追查資金爭取了黃金時間并成功追回客戶全部損失。支行表示,老年客戶易成為詐騙目標,網點將持續強化“轉賬必問用途、大額必核對象、異常必阻風險”的防護機制,筑牢金融安全防線。
▲工行馬鞍山分行在客戶等候區集中開展防范非法集資、電信網絡詐騙等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助力提升公眾風險防范意識。
工行安徽省分行提醒市民,識詐反詐,必須牢記“三不一多”原則:
“不輕信”:陌生來電、短信、社交軟件信息勿輕信,自稱“公檢法”“客服”“領導”等身份需多方核實。
“不透露”:絕不泄露銀行卡密碼、短信驗證碼、身份證號等敏感信息。
“不轉賬”:所有要求向“安全賬戶”“陌生賬戶”轉賬匯款的一律拒絕。
“多核實”:通過官方渠道(如撥打110、銀行柜臺咨詢)核實對方身份及操作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