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依江而興。朋友圈長江黃金水道與蕪申運河、蕪湖合裕線航道的港進交匯,構成了蕪湖“十”字型主航道框架網,步擴也造就了溝通中西部、朋友圈連接長三角地區的蕪湖航運樞紐。
作為安徽省最大的港進貨運、外貿和集裝箱樞紐港,步擴蕪湖港共有122個經營性泊位,朋友圈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3個,蕪湖5000噸級泊位57個,港進是步擴長江干線重要的集裝箱、水泥、朋友圈商品汽車、蕪湖煤炭、港進礦建材料運輸大港。今年1月至9月,蕪湖港貨物吞吐量累計完成1.05億噸,同比增長8.6%,集裝箱量107.47萬標箱,同比增長14.9%。
江淮運河航線開通,長江淮河實現“歷史性牽手”。通過蕪湖港通江達海,幫助內陸腹地企業降低物流運輸成本、提高航運時效,助力皖北振興、豫貨出海。
安徽港口集團蕪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雋表示,蕪湖港發揮與長江、淮河等水運主干線相連的區位優勢,進一步拓展皖北地區內貿集裝箱市場,通過“五港聯動”實現了貨物的快速、便捷運輸,同時與合肥、蕪湖外貿集裝箱市場貨源形成“雙循環”互補。
以河南淮濱—蕪湖航線為例,航程由850公里縮短為480公里,航行時間由6天縮短為4天,物流成本將節約200元至300元每標準箱,改變了以往當地企業通過淮河走洪澤湖進入京杭大運河,從京杭大運河進入長江,再沿長江北上到達蕪湖港的情況。
“我們船東早就盼望運河開通了。”安徽船途數字科技公司副總經理陳娟告訴記者,以前船舶從河南淮濱港到蕪湖港,需要走京杭大運河繞行,現在通過江淮運河少走了300多公里,節省了兩三天時間。
離蕪湖港大約十幾公里,便是合裕航線的“咽喉”裕溪船閘。這個安徽省內最繁忙的船閘,曾因通行能力不足導致船舶待閘時間長,“堵船”現象時有發生。10月16日,隨著裕溪一線船閘擴容改造工程建成通航,船閘通行能力大幅提升。
10月18日,記者在裕溪船閘看到,近十艘滿載貨物的大船魚貫而入后北上。
“以前,復線船閘一天只能通過約150艘船,新閘開通后,一天可通過250艘船,兩閘一天可通行約400條船舶。”裕溪船閘管理處處長張偉介紹,新裕溪一線船閘通航后,船舶經裕溪船閘從長江往返合肥港,通航時間節約15天左右。
感受到航運變化的,還有海事執法人員。“現在江面上更加熱鬧了,長江成為了一條黃金水道。以前合裕線平均每天進出船舶約200艘,新船閘通航后,船舶通行量明顯增加,每天超過400艘。”蕪湖海事局通航管理處副處長蘇鵬程說。
奇瑞國際公司總經理助理束學明告訴記者,水路運輸是企業最主要的運輸形式,其中80%的新能源汽車通過蕪湖港出口。3年前一箱難求,港口運力跟不上,企業出口也面臨壓力。這幾年在蕪湖港的有力支撐下,出口逐年增長。去年出口汽車45萬臺。
“江淮運河通航后,我們的朋友圈進一步擴大。”高雋表示,未來,蕪湖港將發揮長江集裝箱核心港重要作用,加快建設蕪湖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推動“向海而興、借港出海”,進一步放大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積極走出去開拓貨源,構建江淮運河“北煤南運”“南貨北調”的集裝箱運輸通道。
編輯: 王夢微